濠泗蒙恩得放回,牡丹犹寄旧亭台。
忽惊花向腊前发,却是春从天上来。
欢动山城传好语,兆徵幕府得良才。
灵根自是南方种,只合移归上苑栽。
这首诗题为《十二月,白牡丹为吕经历赋》,作者是元代诗人张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首句:“濠泗蒙恩得放回”
- 注释:濠州、泗州一带受到恩惠而被释放回来。
- 译文:濠州、泗州的百姓因为得到恩惠而得以自由地回到家乡。
- 赏析:开篇即点出濠州、泗州一带因受到恩惠而获释的情境,为下文描写白牡丹的生长环境做了铺垫。
- 第二句:“牡丹犹寄旧亭台”
- 注释:牡丹仍旧被寄存在旧时的亭台之上。
- 译文:牡丹花依旧被留在过去的亭台上。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故地的怀念。
- 第三句:“忽惊花向腊前发”
- 注释:突然之间,发现牡丹花在腊月之前就绽放了。
- 译文:令人惊讶的是,牡丹在农历腊月之前就已经盛开了。
- 赏析:这一转折描绘了季节的迅速变化和牡丹的生机勃勃。
- 第四句:“却是春从天上来”
- 注释:然而春天却仿佛是从天上降临而来。
- 译文:然而春天却似乎从天空中直接降临到这片土地上。
- 赏析:通过对比和夸张,诗人表达了春天的神奇和美丽,以及它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 第五句:“欢动山城传好语”
- 注释:整个山城的人们因为听到好消息而欢喜不已。
- 译文:整个山城的人们都因为听到好消息而感到喜悦。
- 赏析:这句描绘了消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以及人们对于好消息的反应。
- 第六句:“兆徵幕府得良才”
- 注释:预示着幕府之中将会发现杰出的人才。
- 译文:预示着幕府之中将会发现杰出的人才。
- 赏析:这里通过象征手法,将“良才”比作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前景。
- 末句:“灵根自是南方种,只合移归上苑栽”
- 注释:牡丹的灵根原本是南方所种,应该将它移植到上苑去种植。
- 译文:牡丹的灵根原本是南方所种,应该将它移植到上苑去种植。
- 赏析: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牡丹作为南方之物,应当被移植至更适宜生长的地方,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此诗通过对白牡丹在不同季节下的生长状态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来临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