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遣怀惟恃酒,莫教花发酒来迟。
文章每与年俱进,世事还于老始知。
海岳几时吟雪梦,涔阳有约采兰期。
古音最爱朱弦曲,弹到高堂念别离。
【注释】
克让:李白,字太白。许是友人的字,“寄”是托付之意。
惟恃酒:只有靠酒了。
莫教花发酒来迟:不要让鲜花开放而使美酒延迟到来。
年:指年龄,年岁,岁月。
世事还于老始知:世事到了晚年才了解。
涔阳:水名,在今湖南蒸湘县南。
朱弦曲:即《高山流水》曲。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秋,李白流放夜郎途中,经过衡阳(古称涔阳)时所作。前四句以“春至”、“酒”为媒介,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美酒的依恋;后四句则以“花”、“酒”、“年”、“世”为话题,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
一、首联
“克让许寄酒,诗以趣之”。意思是说,我愿把这首诗送给你,希望你不要因为酒来晚了而生气。这两句是诗人自谦之作。“克让”,是李白当时的朋友贺知章的字。李白曾给贺知章写过一首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四明”,即宁波。贺知章此时已经60多岁了,但精神矍铄,所以李白尊称他为“狂客”。李白与贺知章都是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的文人,二人关系密切,李白曾多次向贺求官。李白在诗中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贺知章也曾在诗中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四明狂客”就是李白自称的“谪仙人”。“逸少”即是贺知章,这里用“克让”代替,是因为贺知章年纪比李白大,李白称他为“克让”。
二、颔联
“春至遣怀惟恃酒,莫教花发酒来迟。”意思是说,春天来临之际,唯有借酒来排遣自己的愁绪,可千万不要让花儿开放得太快,使得美酒迟迟不到手啊!这两句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
“春至”二字点出了季节,“惟恃酒”表明了诗人的心情。春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正是赏心乐事之时,然而此刻的李白却满怀愁绪,他思念远方的妻子,担心她在家寂寞,又担忧妻子会因自己被贬谪而伤心难过。因此他只好借酒浇愁,借醉消忧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莫教花发酒来迟”一句中,诗人将春天比作一位美丽的少女,将“花”比作少女的容貌。诗人希望春天不要过早地开花结果,这样美酒就能及时到来,与诗人共度欢乐时光。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拟人化,赋予了其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颈联
“文章每与年俱进,世事还于老始知。”意思是说,我的文章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而世事的变化也常常是在老年的时候才有所领悟。这两句是诗人对于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感悟。
“文章”一词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的诗歌创作。李白一生好饮酒,善作诗,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风格独特。他认为,要想写出好诗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获得的。因此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和弟子要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他也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阅历也会逐渐丰富起来,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这种认识使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充满信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
“世事还于老始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事的变化往往都是在年老的时候才有所领悟。这其实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阐释和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走向。而当岁月流逝,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和正确啊!这两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验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
四、尾联
“海岳几时吟雪梦,涔阳有约采兰期。”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到访那美丽的海滨和雄伟的山岳呢?我何时才能与你相约一起采撷那洁白如兰的美好时光呢?这两句是诗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海岳”二字指的是大海和高山。这两个地方分别代表着壮阔的自然景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们都是诗人所向往的地方。而“涔阳”则是指一个地名,位于湖南蒸湘县南。这里的“涔阳”是借用朋友的名字,表示诗人想要结交这位朋友并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吟雪梦”和“采兰期”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前者指的是在冬天吟咏雪花的美丽和清冷,后者则是在春天采集兰花的情景。这两种意象都寓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两句话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渴望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