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稿葬古幽州,万里游魂土一丘。
父子有情终自苦,丹青得趣岂知愁?
风沙日日黄龙塞,雨雪年年青海头。
狐死首丘谁不念,莫将遗憾在遐陬。
【注释】
万里游魂:指流落异地的游子。古幽州:今河北省蓟县一带,古代幽州治所。翰林:唐宋时期皇帝近臣中学士之称。葬:葬在。
黄龙塞、青海头:都是边塞地名。黄龙塞:今河北赤城境内,是长城的西端;青海头:今青海湖东畔,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进入青海高原的地方。
狐死首丘:《诗经·小雅·常棣》:“狐死正首丘。”意思是狐狸死了,头总是朝着它的窝。比喻不忘本。
遐陬(zōu):远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绘画《燕山万里图》来表达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以“万里游魂”为引子,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悲哀和无奈。接着又通过描绘边塞风光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最后归结于对故土的无限怀念。
第一联:“题燕山万里图,为江左葛元毳编修子赋” 。
万里图:描绘燕山的画作。这里是指《燕山万里图》。江左:长江以南,这里泛指南方。葛元毳(cui)编修子:即葛元裘,字子赋,号白云,明末诗人、画家,有《白云集》。这两句是说,我为江左葛元毳编修子(葛元裘)绘制的《燕山万里图》作了题咏。
第二联:“翰林稿葬古幽州,万里游魂土一丘” 。
翰林:古代官署名,唐代始置,为皇帝起草文告诏令的高级秘书机构。这里是泛指翰林院的文士。古幽州:幽州古称,今北京一带。这两句是说,我的文集葬在古幽州的荒丘里。万里游魂:形容游子身在他乡。土一丘:指人已化为尘土,坟墓已经长满野草。这两句是说,我的游魂飘荡在万里之外。
第三联:“父子有情终自苦,丹青得趣岂知愁?”
有情:指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意。丹青:绘画用的颜色和技巧,这里指绘画。这两句是说,虽然父母有情,但自己终究不能回家,只能徒增悲伤。丹青得趣:指画中有情。这两句是说,虽然画画能表现出情趣,但也不过是徒劳。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反诘,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摆脱内心的忧愁。
第四联:“风沙日日黄龙塞,雨雪年年青海头。”
黄龙塞:今河北赤城境内,是长城的西端;青海头:今青海湖东畔,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进入青海高原的地方。这两句是说,每天风吹着黄沙,日日在黄龙塞上巡逻。每年下起雪花,每年都在青海头上驻守。这两句是说,无论是风还是雪,都使边疆将士无法安息,他们日夜守卫着边疆。
第五联:“狐死首丘谁不念,莫将遗憾在遐陬” 。
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首丘:狐狸的巢穴。这两句是说,连狐狸都会记住自己的巢穴,我们为什么不能记住家乡呢?莫将遗憾在遐陬:不要让遗憾留在遥远的地方。遐陬:遥远的地方。这两句是说,我们不应该让遗憾留在遥远的地方。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反诘,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忘记家乡。
【译文】
题写《燕山万里图》,是为江左葛元裘编写的画题。
翰林院的文士,葬在古幽州的荒丘里;万里之遥的游魂,化作了尘土埋在了土地里。
父子之间的感情是真挚而又深沉的,最终却只能独自承受痛苦;绘画的技巧再高超,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忧愁。
风沙漫漫,天天吹拂着黄龙塞;雪花飘飘,年年降落在青海头。
连狐狸也会记得自己的窝穴,我们怎么可以忘记自己的家园呢?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永远生活在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