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终日作轻阴,寺下龙潭百丈深。

古刻尚存邢女记,好诗今与谢公吟。

风行淀水摇深碧,雨过松花落细金。

怕见南湖春草色,每来高阁倦登临。

浮云终日作轻阴,寺下龙潭百丈深。

注释:《浮云》一词描绘了天空的云彩整天低垂,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龙潭》一词则描述了寺庙下方的龙潭,其深度达到了百丈,显得深邃而神秘。

译文:整日的浮云低垂着,像是在为大地织起一片轻纱,寺下的龙潭深达百丈。

赏析:首句通过“浮云”和“轻阴”这两个词语,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第二句则以“古刻尚存邢女记,好诗今与谢公吟”来表达对古代遗迹的尊重以及对美好诗歌的欣赏。这里的“邢女记”和“谢公吟”分别指的是古代的碑刻和著名的文人谢灵运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第三句“风行淀水摇深碧,雨过松花落细金”,则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淀山湖的自然风光。这里既有风吹动湖水泛起的深碧色波纹,也有雨后松花如金色细粒般飘落的景象。第四句“怕见南湖春草色,每来高阁倦登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高处不胜寒的感慨。这里的“南湖春草色”和“高阁倦登临”分别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高处眺望的渴望。最后一句“每来高阁倦登临”,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高处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一种无奈和疲惫。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