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珊瑚树,杨家翡翠钩。
千年风雨后,遗影海中洲。
【注释】
题:题词。
枯木竹石图:指画中描绘的枯木、竹子和石头。
石氏珊瑚树:指珊瑚树。
杨家翡翠钩:指鱼钩。杨家,即杨雄,西汉时人,善钓,号“钓鱼先生”。
遗影:留下的痕迹。
海中洲:大海中的岛屿。
【赏析】
诗为咏物诗。以石珊瑚树与翡翠钩比喻画中之景,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诗人用“千年风雨后”暗示画中之景历经沧桑,更显珍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石氏珊瑚树,杨家翡翠钩。
千年风雨后,遗影海中洲。
【注释】
题:题词。
枯木竹石图:指画中描绘的枯木、竹子和石头。
石氏珊瑚树:指珊瑚树。
杨家翡翠钩:指鱼钩。杨家,即杨雄,西汉时人,善钓,号“钓鱼先生”。
遗影:留下的痕迹。
海中洲:大海中的岛屿。
【赏析】
诗为咏物诗。以石珊瑚树与翡翠钩比喻画中之景,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诗人用“千年风雨后”暗示画中之景历经沧桑,更显珍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解析】 题干是本首诗的赏析,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内容、思想感情。本题难度较大,考生应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第一句写开轩出平湖,四望惟青天。“开轩”二字,既点明季节(春),又渲染气氛。“惟青天”三字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青天”,喻指天空。诗人站在高高的楼阁上,放眼四野,只见一片碧蓝的天空,视野开阔,心胸也随之开阔,胸襟豁然开朗。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意境
上巳节,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和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拜访东坡,题名参寥泉。 佳游在上巳,属于清明前。 春景已如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 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 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 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 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注释: 1. 佳游:美好的游玩。 2. 属:属于。 3. 清明前
【注释】 怜:怜惜,爱惜。曲糵:酿酒的发酵粉。 校:比较。尊罍(jué):古代酒器。 二仪:指天地。 蘧蒢(quí zhū)舍:即蘧篨,一种草名。比喻蓬草。这里比喻人生短暂。 刘伶:晋朝的酒徒,放浪形骸,饮酒成性。 颂:赞美。 贤愚:指聪明和愚蠢。 归:归宿,这里是说人的一生都有归宿。 修短:寿命长短。 随:听从。造物:造化,自然。 【译文】 年老时怜惜剩下的生命,放纵感情在酿酒中寻求。
注释: 此君轩,为周昉赋:这是指唐代著名画家周昉为王维所作的画室“此君轩”。 种竹不在多,竹多翻自俗:种竹子不在于数量多少,因为如果太多反而显得俗气。 周生达此意,窗户惟数竹;周昉领悟了这个道理,因此他只让窗外摆放几个竹子。 凉飙集雅吹,炎景消烦燠:凉爽的风聚集在一起发出高雅的声音,炎热的景象被驱散了烦躁和暑热。 精神穆如咏,兴寄淇园绿:精神宁静如诗,寄托在淇园的绿色之中。 谁云翡翠枝
诗句释义与赏析: 光阴剧奔电,金石难与期。 注释:时光如同迅速流逝的闪电,连金石也难以与之相比。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飞逝、不可挽留的感慨。"光阴剧奔电"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快速与无情。"金石难与期"则用金属和石头坚硬不易改变的特性来反衬时间的无法预测和易逝性,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性。 仙人浮丘公,此日竟何之? 注释:传说中仙人浮丘公,今天到底要去哪里呢?
【诗句】 陈孔硕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罗楚翁处士。 昔别翁未婚,翁今已抱孙。 俊哉东床婿,玉树照名门。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谊敦。 惠顾每持酒,坐语移朝昏。 离居获轸念,殊慰羁旅魂。 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复儒业,宁同东掖垣? 尚赖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终焉营菟裘,两翁老青原。 【译文】 陈孔硕回到泰和,寄给罗楚翁处士。 从前分别时罗楚翁还未成婚,现在已经抱着孙子了。 你英俊的女婿
栖鹤轩 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 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 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 玉女见投壶,后羿从奔月。 令威古仙子,竟使枉其辙。 不言三清事,但叙千年别。 至今栖鹤处,光怪常不灭。 注释:栖鹤轩:指代诗的标题。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形容鹤驾着天空飞翔,雪光照映在云层之上。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形容鹤鸣声清脆响亮,声音传遍远方三座山峰。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才知道他是仙人的徒弟
这是一首七言诗,作者是唐宗室李昭道。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摘瓜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以及他对政治改革的期待和希望。 诗句注释: - 题:题目,即诗的主题。 - 唐宗室:指唐代皇室家族的成员。 - 丹青焕云汉:用丹青画的云汉,即天上的云彩。这里比喻唐朝的繁荣昌盛。 - 适当天后朝:指唐朝的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所愿执艺事,婉焉而上谏:我的愿望是能够从事艺术事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其女婿时伯庸的,表达了作者与女婿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青阳时至矣,萱草满堂阶。 青阳是指春天的到来,萱草是一种草药,也称为忘忧草。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临了,庭院里充满了萱草的香气。 2. 柔叶刷翠羽,对之忧思裁。 这里的“翠羽”可能是指鸟儿的羽毛,也可能是指酒杯上的彩绘。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两足与之翼,去齿存其角。 - “两足”指的是人的双脚,“与之翼”表示拥有了飞翔的能力。 - “去齿存其角”意味着去除牙齿保留角力。 - 乾坤负冥顽,造化乃忖度。 - “乾坤”指的是宇宙或天地,“负冥顽”表示承受着愚钝无知。 - “造化”指自然和生命的变化与创造。 - “忖度”意为深思熟虑、考虑。 - 恃此以为勇,能无遭束缚? - “恃此”是指依赖这种能力。 -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佛身满法界,金色从地起”,大意为:佛身遍法界,金光自地起,这是大佛寺的山门。“若人加庄严,其福亦如是。”大意是:如果人们加以装饰,他们的福气也会像佛一样。“佛身满法界”是说佛的法身遍布在宇宙间。“金色从地起”,是指大佛的头、足、胸、脐等部位都是金黄色的。 【答案】 诗句翻译:佛身遍法界
注释: 题竹:写竹子。 落墨生幽思,风来自有香:用笔墨描绘出竹子的幽深意境,风吹来时散发出阵阵清香。 九天皆雨露,容易拂云长:整个天空都沐浴在雨露之中,容易被云雾所笼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风姿。首句“落墨生幽思”,诗人以墨为笔,书写了竹子的幽静之美,仿佛能闻到竹子身上淡淡的香气。第二句“风来自有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
【注释】 “树老苔衣厚”:指梅树经冬不凋,枝干苍劲挺拔,长满了青苔。 “花稀春事迟”:指梅花在春天开放得很少,所以春天的大事也就耽搁了。这里的“春事”是说春天里的事情。 “为缘生驿路”:因为梅花生长在驿站路上;“生”即“生长”。 “都是折残枝”:因为梅花多生长在路边,被人折断了枝桠。这里用“都”字,表示普遍的意思。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梅花。前两句写梅树之老和梅花之稀。后两句写梅树生长在驿路旁
注释: 青山白云图:描绘了一幅青山白云的画面。 俗驾真难到,满山都是云。:世俗之人很难到达那里,因为满山都是云雾缭绕的山。 云中有楼观,鸾鹤日相闻。:云雾之中有一座楼观,鸾鹤在天上飞过,每天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青山白云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山水间的美景呈现给读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世俗之难到达自然之地的感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是作者借写画中的景和人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趣。诗中“独有溪上人,扁舟自来往”一句为名句。 第一句“溪回岸影深”,意思是说溪水回旋,两岸的影子很深; 第二句“山迥溪声响”,意思是说远远望去,群山环抱,回荡着溪水的响声。 第三句“独有溪上人,扁舟自来往”,意思是说只有溪边的人,独自驾着小船在溪水上来回地往来。 【答案】
释义: 诸葛孔明的画像,一笑之下就使天下太平。 黄星遮蔽日头红似火,妖氛不敢作乱。 白羽飘扬起西风,预示天下太平。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诸葛亮画像的诗。首句“一笑出隆中”,写诸葛亮一露峥嵘,笑傲群雄,为后主刘备所赏识。次句“黄星掩日红”,描绘了一幅祥瑞图:太阳被黄星遮住,光芒黯淡,而红霞满天,象征诸葛亮辅佐刘禅,国泰民安。第三句“妖氛不敢作”,暗指当时蜀地虽然政治清明,但北方仍有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