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绯服唱鸡人,击到朱鼙第几声?
楠寐奉常先告备,驾行三叩紫鞘鸣。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是元代张昱所作的一组诗,共一百二十首,描述了元代京城的风土人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昌盛时期的赞美,以及对皇帝仁慈和英明的颂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原文与注释: 东楼绯服唱鸡人,击到朱鼙第几声?楠寐奉常先告备,驾行三叩紫鞘鸣。
  • 东楼绯服唱鸡人:指的是在东楼上穿着红衣服的官员负责敲钟报时,这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礼仪。
  • 击到朱鼙第几声:朱鼙是一种乐器,这里询问的是敲钟的声音次数。
  • 楠寐奉常先告备:楠寐奉常指的是楠木制成的供具或者楠木做的床,这里指准备迎接皇帝到来的各种准备工作。
  • 驾行三叩紫鞘鸣:驾行指的是皇帝出行,三叩表示三次行礼,紫鞘鸣指的是马车上的铃铛声响。
  1. 译文
    在东楼,红色的官员敲响了钟,询问那一声钟音代表了多少次敲击。楠木制成的器具已经准备好供皇帝使用,而皇帝即将开始他的出行仪式,马车上的铃铛响了三次以示尊敬。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楼、朱鼙、楠木等元素的运用,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宫廷场景,展现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和隆重。通过对敲钟声音的询问,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皇家礼仪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帝的极高崇敬。同时,通过“驾行三叩紫鞘鸣”这一细节,诗人传达了皇帝出行时的威仪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场景,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