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天门下听宣赦,万姓欢呼万岁声。
岂独罪人蒙大宥,普天率土尽关情。

【注释】

崇天门:指宫阙。唐时,皇帝出行时于长安城北门置一高台,称“崇天门”,以观礼百官。

万姓:百姓。

岂独:何止、不仅。

罪人:有罪的人。

大宥:宽赦,原谅。

普天:天下。

率土:全国。

【赏析】

这首诗写在皇帝下诏大赦天下时,人们欢欣鼓舞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首句“崇天门下听宣赦”,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崇天门是皇宫的正门,诗人是在皇宫前听到皇帝宣布要大赦天下百姓的消息。

次句“万姓欢呼万岁声”,描绘出当时的场景:在皇帝宣布大赦的消息后,老百姓纷纷欢呼,齐声高呼万岁!

第三、四两句“岂独罪人蒙大宥,普天率土尽关情”,进一步展开对这一消息的反应。“罪人”指的是有罪的人,“关情”即关心国家大事,这里是指老百姓关心政治,担心大赦后国家的政治形势如何变化。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人们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期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皇帝下诏大赦天下时,人们欢欣鼓舞、激动万分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