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蜀之西一竹筇,年来蜕骨已如龙。
扶登春殿谈经后,风雨时生掌握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赞善赠予友人玘太朴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庸蜀之西一竹筇,年来蜕骨已如龙。
庸州、蜀州(今四川一带)的西边,一株竹子用筇竹制成。这株竹已经长了很多年了,它的根就像龙一样,强壮有力。这里的“筇竹”是一种竹子,用来制作手杖或乐器等。“脱骨如龙”形容竹子的根系非常强大,能够支撑起整个竹子的重量。扶登春殿谈经后,风雨时生掌握中。
扶着竹竿爬上了春天的宫殿,在谈论经书之后,突然间风雨来临,落在手心上。这里的“春殿”是指春天的宫殿,象征着美好和希望。“经后”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活动结束之后。“扶登”表示攀登或登上。“风雨时生掌握中”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正好发生在手心上。
译文:
庸州的西边,一棵筇竹已经长了很多年,它的根就像龙一样强壮有力。
攀爬着筇竹登上了春宫,在讨论经书之后,突然间风雨来临,落在了手心上。
注释:
庸州、蜀州:指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地区。
筇竹:一种竹子,常用来做手杖或乐器等。
脱骨如龙:形容竹子的根系非常强大,如同龙的力量。
春殿:春天的宫殿,象征美好和希望的地方。
经后:指某种仪式或活动结束之后。
扶登:攀登或登上的意思。
掌握中:手心上,即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通过对筇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筇竹已经长了很多年,它的根就像龙一样强壮有力,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毅力。诗人攀登着筇竹登上了春宫,在讨论经书之后,突然间风雨来临,落在了手心上,寓意着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和惊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