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承天语,儒臣撰寺碑。
万间灵谷见,一切布金为。
宝界山河大,璇题雨露垂。
丹青人所仰,壮丽古无之。
钞币勤中赐,恩荣拜曲施。
文章尊典诰,亿兆颂皇基。
鶱举鸾回笔,光华凤吐辞。
绣幢天上遣,金锡日边移。
赫赫瞻行迈,遥遥赋载驰。
在公无候谒,于礼有嫌疑。
道路承倾盖,言辞见诵诗。
斯须如久要,造次亦委蛇。
宗庙观罍洗,云霄式羽仪。
乃知修白业,动辄守清规。
空谷行春律,馀生共圣时。
顶祈摩佛手,目愿睹尧眉。
庆赞诸天会,观光夙世期。
叩头云陛远,舞袖草堂卑。
枝绕贪生鹊,池支服气龟。
暌违难折柳,向仰只倾葵。
复命苍龙阙,覃恩白玉墀。
握兰前席对,侍草近臣知。
仙乐停宫扇,天花散殿帷。
一人膺大庆,万宇受繁禧。
立雪时将至,拈花事未迟。
有缘皆弟子,无念不慈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送天使僧    
释子承天语,儒臣撰寺碑。    
万间灵谷见,一切布金为。    
宝界山河大,璇题雨露垂。    
丹青人所仰,壮丽古无之。    
钞币勤中赐,恩荣拜曲施。    
文章尊典诰,亿兆颂皇基。    
鶱举鸾回笔,光华凤吐辞。    
绣幢天上遣,金锡日边移。    
赫赫瞻行迈,遥遥赋载驰。    
在公无候谒,于礼有嫌疑。    
道路承倾盖,言辞见诵诗。    
斯须如久要,造次亦委蛇。    
宗庙观罍洗,云霄式羽仪。    
乃知修白业,动辄守清规。    
空谷行春律,馀生共圣时。    
顶祈摩佛手,目愿睹尧眉。    
庆赞诸天会,观光夙世期。    
叩头云陛远,舞袖草堂卑。    
枝绕贪生鹊,池支服气龟。    
暌违难折柳,向仰只倾葵。    
复命苍龙阙,覃恩白玉墀。    
握兰前席对,侍草近臣知。    
仙乐停宫扇,天花散殿帷。    
一人膺大庆,万宇受繁禧。    
立雪时将至,拈花事未迟。    
有缘皆弟子,无念不慈悲。    

以下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释子(僧人)继承上天的话语,儒臣撰写寺庙的碑文。
  • 诗句中的“释子”指的是僧人,“承天语”表示他们接受上天的指示或教诲。而“儒臣”则是古代中国的文人或学者,这里指代那些撰写碑文的人,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个重要事件或人物而作。
  1. 万间灵谷(灵山)见,一切布金为(装饰)。
  • “灵谷”通常指的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如庐山的东林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与佛教相关的场所或事件。“布金为”则意味着这里被装饰以金银或其他贵重物品,以示尊敬或庆祝。
  1. 宝界山河大(国家疆域辽阔),璇题雨露垂(皇帝的恩泽滋润万物)。
  • “宝界山河”形容国家的疆域广阔,资源丰富,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璇题雨露”则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如同天降的雨水一般滋润大地,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希望。
  1. 丹青人所仰(画家们敬仰),壮丽古无之(壮丽的景象前所未有)。
  • “丹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绘画艺术,这里可能是指画家们对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的赞美之情。“壮丽古无之”则表示这些美景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值得后人赞叹和传承。
  1. 钞币勤中赐(频繁地赏赐货币),恩荣拜曲施(谦恭地接受恩惠)。
  • “钞币”可能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钱或财物。“勤中赐”表示皇帝经常给予赏赐,显示出他的慷慨和仁爱。“恩荣拜曲施”则意味着官员们恭敬地接受这份恩惠,不敢怠慢或贪婪。
  1. 文章尊典诰(重视经典),亿兆颂皇基(亿万人歌颂帝王的功绩)。
  • “文章”可能指的是官方文书、法令或其他形式的文献。“尊典诰”表示这些文献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尊重。“亿兆”是一个古代用语,表示全国的百姓。“颂皇基”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帝王功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1. 鶱举鸾回笔(挥动笔杆如鸾鸟飞翔),光华凤吐辞(光彩照人的凤凰吐词)。
  • “鶱举”、“鸾回”都是形容笔法高超、流畅自如的动作。“光华”则形容文笔华丽、光彩夺目。“凤吐辞”则描绘了凤凰吐出美丽的言辞的场景,暗示着文章的优美和生动。
  1. 绣幢天上遣(天上送来绣制的轿子),金锡日边移(太阳旁边移动的金子)。
  • “绣幢”是一种华丽的轿子,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尊贵的身份象征。“天上遣”则表明这种身份地位非常高,来自天空的赐予。“金锡”可能是一种珍贵的金属,用来比喻财富或地位的显赫。“日边移”则暗示着这种尊贵的身份地位不仅来自天上的赐予,还与太阳有关,代表着光辉和荣耀。
  1. 赫赫瞻行迈(显赫的行进),遥遥赋载驰(遥遥地驾车奔驰)。
  • “赫赫”形容声势浩大、显赫一时,这里可能指的是军队行进时的威武壮观场面。“瞻行迈”则表达了士兵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期待和信心。“遥遥赋载驰”则描绘了士兵们在漫长的路途中长途跋涉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1. 在公无候谒(在朝为官不必等候谒见),于礼有嫌疑(按礼节有不妥之处)。
  • “在公”指的是在朝为官的官员或士人。“无候谒”表示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很高,不需要等待别人的接见或问候。“于礼有嫌疑”则表达了在某些场合下,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或行为举止的不同寻常可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或质疑。
  1. 道路承倾盖(道路上迎来送往),言辞见诵诗(用言辞表达敬意)。
  • “道路承倾盖”可能指的是官场上常见的迎来送往的礼仪或场面,有时也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亲密和友好的氛围。“言辞见诵诗”则表达了通过言辞来表达敬意或感激之情,可能是对某人的感谢或对某事的认可。
  1. 斯须如久要(片刻之间犹如长久以来),造次亦委蛇(随意行动也显得委婉)。
  • “斯须”表示短暂的时间,“如久要”则表现出一种长时间以来的状态或习惯。“造次亦委蛇”则描绘了一种随意但依然委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这里的“委蛇”可能是指柔软、灵活的意思,与“造次”相对应。整句话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优雅从容的形象。
  1. 宗庙观罍洗(祭祀宗庙观赏酒器),云霄式羽仪(神仙般的姿态)。
  • “宗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场所。“观罍洗”则表示在宗庙中观赏各种酒器的陈列。“云霄式羽仪”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如神仙般的姿态和风度。这里的“云霄”可能指的是天空、仙境等高远的地方,而“式羽仪”则暗示着某种高雅、庄重的气质。整句话赞美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 乃知修白业,动辄守清规(于是明白修行佛法需要遵守清净戒律)。”乃知修白业”的意思是明白了修行佛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法则;而”动辄守清规”则强调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严格遵守戒律,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定。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者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的肯定和赞扬。
  2. 空谷行春律(春天来到山谷里),馀生共圣时(余生共同度过圣洁的时光)。
  • “空谷行春律”形容春天来到山谷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而”馀生共圣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整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时光的珍惜和感慨。
  1. 顶祈摩佛手(头顶祈求佛像的手印),目愿睹尧眉(眼望尧帝的面容)。
  • “顶祈摩佛手”形容人们虔诚地祈求佛像的手印,象征着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敬畏。”目愿睹尧眉”则表示人们渴望看到尧帝的面容,以此来祈求好运和平安。整句话表达了人们对宗教信仰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1. 庆赞诸天会(庆祝众神聚会的日子),观光夙世期(观看前世的生活)。
  • “庆赞诸天会”描述了一种盛大的宗教仪式或庆典活动,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神灵的降临和庇佑。”观光夙世期”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前世生活的好奇和向往,希望能够回到过去,体验那些美好的时光。整句话反映了人们对宗教和轮回观念的认同和思考。
  1. 叩头云陛远(叩头在云端的高墙之下),舞袖草堂卑(舞动袖子在简陋的草堂之中)。
  • “叩头云陛远”形容人们在高处叩头行礼,以示对神灵的敬畏和敬意。”舞袖草堂卑”则描绘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整句诗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六合绝纤瑕(天下没有纤细的事物),九五乘丹丘(五帝乘驾丹丘车)。
  • “六合绝纤瑕”意味着天地间没有细微之处可以挑剔和指责,一切都显得完美和谐。”九五乘丹丘”则描述了古代帝王乘坐着由丹丘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