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有蔡宗盟府,能以力耕侍其母。怀橘之名早已传,分椹之心壮如故。
我尝使驿至其家,有花有柳当门户。虽非郭泰可榆柳,且有茅容具鸡黍。
暨阳之邑邻上虞,大舜遗风尚千古。蔡乎,蔡乎,清川既东不再西,白日过时不再午。
扬雄爱日著新训,甘旨温凊不厌斁。人皆有母我独无,西望同安心更苦。
汝归何以献高堂,遗汝瑶华慰迟暮。
【注释】:
- 暨阳:古地名,今浙江金华一带。
- 宗盟府:指蔡氏家族。
- 力耕:辛勤地耕作。
- 怀橘之名:比喻孝子仁人名闻天下。
- 分椹之心壮如故:比喻孝顺父母。
- 郭泰:东汉人,为人清高,不慕荣利,有志于为国出使。
- 茅容(máoróng):西汉人,为人谦让恭谨,常以节俭为美。
- 上虞:古县名,今浙江省上虞市。
- 白日过时不再午:指太阳西斜,已至午后。
- 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曾作新训。
- 甘旨温凊(qīng):指饮食的滋味美好可口以及冬暖夏凉,泛指父母的养育之恩深重。
- 瑶华:珍贵的玉石或宝玉。
- 慰迟暮:安慰年迈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所作。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朋友的德行;第二联写朋友的孝行;第三联写作者对友人的劝勉;第四联写友人母亲的感召作用。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母亲的感化力量的赞美。
第一、二句:诗人以“暨阳有蔡宗盟府”领起,点出了这位友人的出身与地位。“能以力耕侍其母”,这是说这位友人虽然生活俭朴,但非常孝顺母亲,用劳动所得供养母亲。“怀橘之名早已传”,则是说他孝顺母亲的故事已经远近闻名。“分椹之心壮如故”,是说他孝顺母亲的事迹历久弥坚。“我尝使驿至其家”,“我”即指作者,这里表明了作者是亲自到他家去看望这位朋友的。“有花有柳当门户”,说明他家境很好,门前种着花和柳树,环境优雅宜人。“虽非郭泰可榆柳”两句,是说即使像郭泰那样的人,也比不上他门前的花和柳那么漂亮。“且有茅容具鸡黍”,意思是说,尽管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仍然能够自己动手做饭,招待来访的朋友。“暨阳之邑邻上虞”,这句表明这位友人所在的家乡毗邻上虞。这一句既交代了他的籍贯,又暗示了他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上虞是春秋时期大贤大德之士皋陶的故乡。“大舜遗风尚千古”,这句是说,上虞这个地方有着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传统。“蔡乎,蔡乎!”两处用韵,语气急促而有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第三、四句:这两句是说,这位友人虽然很孝顺他的母亲,但是,由于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所以,他非常想念远在他乡的母亲。“清川既东不再西”,是说,清清的河水向东流去了,不会再向西流回来。这里用水流来比喻时间流逝。“白日过时不再午”,意思是说,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傍晚。这两句都是说岁月无情,光阴荏苒,令人感慨万分。“扬雄爱日著新训”,这句的意思是说,扬雄喜欢写一些关于太阳的新书,借以歌颂太阳的美好和伟大。“甘旨温凊不厌斁”,意思是说,他喜欢吃美食,穿暖衣,感到舒适和安逸,从不厌倦。“人皆有母我独无,西望同安心更苦”,意思是说,别人都有母亲,而我却没有,因此心里更加痛苦。这句是说,因为自己没有母亲,所以他更加怀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之情更加深切。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母亲,但却不能和那位朋友一样孝敬母亲,所以感到非常遗憾和痛苦。
第五、六句:这两句话是说,你要回家去孝敬你的母亲,给她献上一块珍贵的玉石作为礼物。这两句既是祝愿友人回到家中去孝敬母亲,又是希望友人把母亲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来对待。这里的“瑶华”是指珍贵的玉器,象征着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是说,你回去孝敬母亲后,一定会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的。这里的“慰迟暮”是安抚年迈的人的意思。“汝归何以献高堂?”这句是说,你要回家去孝敬你的母亲,你回去后一定不要忘记给母亲献上一块珍贵的玉石作为礼物吧!这两句是说,你对母亲的孝敬,一定能够感动你的父母亲,使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恳切,意境幽雅清新。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母亲的感化作用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位友人的描写,也展示了自己的品格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