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羡南溪老,幽居水石间。
心无尘事汩,身与白云闲。
院静深藏竹,墙低易得山。
蒲团香一炷,花落鸟𠴨𠴨。
【注释】
健羡南溪老,幽居水石间:羡慕南溪老人的隐居生活,在水边山石旁安身。
心无尘事汩,身与白云闲:心中没有杂念,与白云相随,悠闲自在。
院静深藏竹,墙低易得山:院子安静,竹林深处,墙很低,容易接近山。
蒲团香一炷,花落鸟𠴴𠴴:用蒲团坐着,烧了一炷(一炷即一支)香。花落的时候,鸟叫的声音也显得格外凄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者生活情趣的诗。
首句“健羡南溪老”,是说羡慕南溪老翁那种远离尘世喧嚣、寄情山水的生活。“老”字既表现了对老翁的敬意,又暗示了作者自己年老体衰、渴望归隐的心情;“南溪”,代指隐逸之地。
第二句“幽居水石间”,写隐者居住环境。幽居,意谓僻静的居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水石,点出隐者的生活环境——清泉和奇岩。
第三句“心无尘事汩”,写隐者的心态。“汩”通“汩”,意为浑浊不清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说心地洁净,不受俗事污染,心境宁静,如水般清澈明净。
第四句“身与白云闲”,写隐者的身体状态。“闲”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妙,它既形容身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又表现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这两句诗把诗人对于隐者生活的羡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四句都是描写隐者居住环境的诗句。第五句“院静深藏竹”,写院内的寂静和竹子的茂密。“深藏竹”意味着院内环境幽静,竹子茂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第六句“墙低易得山”,写房屋的建筑布局。这里说的是房子低矮,便于从窗户里看到远处的山峰。这样的房子不仅美观,而且便于观赏周围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简单、朴素生活方式的喜爱。
第七句“蒲团香一炷”,写诗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蒲团”是一种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坐垫,供人打坐或冥想之用。“香一炷”,说明诗人在打坐时点燃了香烟,以此净化心灵。
第八句“花落鸟𠴴𠴴”,写诗人听到鸟儿叫声时的感受。“𠴴𠴴”,是形容鸟儿叫声凄厉、哀婉的样子。这里的鸟儿叫声仿佛是在诉说着它们对于春天的离去和对于生命的无常感到惋惜和无奈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生动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够闻到那淡淡的香气,听到那凄厉的鸟鸣声,感受到那份宁静、安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