悽恻复悽恻,送君汾水侧。
人生欢会少,一别难再得。
昔经劫火然,二鸟奋惊翼。
嗷嗷各何之,同落天西北。
日夕相和鸣,此乐未易极。
狂风忽吹散,一鸟归故国。
翱翱入寥廓,万里期一息。
邓林有馀阴,未肯栖枳棘。
玉山有嘉禾,未肯求粒食。
一鸟独未归,毰毸老无力。
矫首思旧群,潸然泪沾臆。

【注释】

凄恻:悲伤。

复:又、再。

送:赠别。

君:你。

汾水:指黄河。

欢会:欢乐的聚合。

劫火:佛教语,指战乱。

二鸟:指凤凰与鸱枭。

嗷嗷:哀鸣声。

同:一起、同时。

一鸟:指自己。

翱(áo)翱:飞行的样子。

寥廓:空旷广大。

邓林:传说中的神仙树,在昆仑山。

枳棘:酸枣,这里用作借代词。

玉山:传说中的仙人山,在昆仑山上。

嘉禾:庄稼。

毸毸:虚弱貌。

矫首:仰头。

旧群:昔日的同伴或朋友。

潸然:流泪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赵宜之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重逢的喜悦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深远。

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悽恻复悽恻”三字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和不舍,使人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送君汾水侧”则具体地点明了送别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情景。

颔联写人生欢会之少,离别之难。“一别难再得”一句道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生苦短,欢聚难得的道理。

颈联写昔日的战乱,以及战乱中人们的命运。“昔经劫火然”四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使人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写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未肯栖枳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幸福。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厚,意境深远,通过送别友人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苦短,欢聚会难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