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玉飞梁碧藓封,羽人来倚瀑帘风。
偶翻贝叶经台上,与散昙华茗碗中。
有象到头终幻灭,无生弹指即虚空。
春寒大展三衣坐,百衲云山一线通。

【译文】

绿玉飞梁碧藓封,羽人来倚瀑帘风。

偶翻贝叶经台上,与散昙华茗碗中。

有象到头终幻灭,无生弹指即虚空。

春寒大展三衣坐,百衲云山一线通。

注释:飞梁:飞檐翘角的桥。碧藓:青苔。贝叶经台:相传为阿育王所建。百衲:用许多碎布拼成的衣服。百衲云山:以云和山作比喻的禅宗用语。一苇渡江:传说法显西天取经曾用一根芦苇渡过大海。

赏析:

此诗写方广寺石桥。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石桥及其周边景色,后四句写作者在桥上的感受。

“绿玉飞梁碧藓封”,写石桥。飞梁:飞檐翘角的桥;绿玉:绿色,形容石桥色彩翠绿;碧藓:青苔,形容石桥上长满了青苔。

“羽人来倚瀑帘风”写游人。羽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瀑帘风:瀑布般的流水声。

“偶翻贝叶经台上,与散昙花茗碗中”,写僧人。贝叶经:佛教经典;昙花:佛教名花;散茶:散开茶叶。

“有象到头终幻灭”,写佛性。象:象征佛性;幻灭:虚幻破灭。

“无生弹指即虚空”,写空性。无生:佛教语,意指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东西;弹指:极短的时间;虚空:佛教语,指一切事物的本原。

“春寒大展三衣坐,百衲云山一线通”,写诗人自己的感悟。大展:尽情地展现;百衲云山:用许多碎布拼成的衣服,比喻自己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一线:比喻禅宗中的一脉相承,这里也用来比喻禅宗教义的传承。

这首诗是写方广寺石桥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感受的,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