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岩头坐两夏,秋来忽梦刀头环。
笑别白𤠔辞鹫岭,飞乘赤鲤下仙山。
桂子纷纷向人落,杨柳依依迟子还。
子云奇字不易得,只许澄江窥一斑。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岁岩头坐两夏,秋来忽梦刀头环。(注释:岩头,指山腰的岩石;千岁,指岩石上的苔藓;刀头环,指刀砍斧削后形成的圆圈。)

笑别白𤠔辞鹫岭,飞乘赤鲤下仙山。(注释:白𤠔,指僧仲猷的袈裟。)

桂子纷纷向人落,杨柳依依迟子还。(注释:桂子,指秋天的桂花;依依,形容柳枝随风飘动的样子。)

子云奇字不易得,只许澄江窥一斑。(注释:子云,指扬雄。)

赏析:

本首诗以千岁岩、刀头石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仲猷归乡时的行色匆匆。“笑别”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二句写仲猷离去后的情景,他乘坐赤鲤鱼,一路飞驰到了仙山,这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赤鲤象征着高超的本领和迅捷的速度,也暗示了仲猷归乡后所要承担的重大使命。

第三句是全诗的重点之一,“桂子纷纷”与“飞乘赤鲤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仲猷归乡后所要承担的重大使命。桂子象征着团圆与喜庆,而仲猷归乡却不得不匆匆离去,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了仲猷归乡后的辛酸与无奈。而“依依”二字则写出了仲猷归乡后依依不舍的心情。

第四句是对前文的补充与延伸。仲猷归乡后,虽然身负重大使命,但仍然无法忘情于故乡。他看着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不禁涌起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依依”一词,既形容了杨柳随风摇曳的姿态,也表达了仲猷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仲猷归乡后所要承担的重大使命的肯定。他认为仲猷归乡后所肩负的任务非常重要、非常艰巨,因此只有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够胜任这样的任务。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扬雄曾说“子云奇字不易得”,意思是说扬雄写的字非常奇特、非常优美,一般人难以做到。然而他却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够胜任这样的任务,这也是对仲猷的一种赞赏和鼓励。

本首诗以千岁岩、刀头石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仲猷归乡时的行色匆匆。通过对仲猷离去、归乡、依依不舍以及归乡后所肩负重大使命等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仲猷归乡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事件传达了自己对于友情、责任和才华的看法,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