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
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
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解析】
此诗是寄给京师的吴养浩修撰薛玄卿法师兼怀张仲举右谒因寄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感慨。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
译文:十年在京城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酒之间享受着尊贵的游乐。
【赏析】
首联写自己在京的闲适生活。“十年”句,表明作者在京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诗酒”二句,写自己在京城中与诗朋酒友一起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诗人用“总忘忧”来概括自己的经历,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诗酒”句,点明自己纵情诗酒的缘由。“共贵游”表明与朋友交往密切,相互切磋诗艺,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并从中得到乐趣。
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
译文:月光洒在溪水之上,我独自漫步在鳷鹊山上。清晨时分,滦河上空的雾气弥漫,我披上鹔鹴皮衣,踏雪前行。
【赏析】
颔联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景色图。“溪月”句,写诗人夜晚漫步于溪边赏月。“夜游”二字表现了诗人赏月之情。“鳷鹊观”,是诗人登山观景之处,这里写出山势之高。“晓湿”句,描述的是诗人早起赶路的情景。“晓”表明天色将亮未亮之时,“湿”字形象地描写出雾气弥漫的景象。“鹔鹴裘”,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服装,这里指诗人身穿皮裘而行。诗人披着皮裘,在晨雾弥漫的山路上前行,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清冷。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
译文:书信来了让我心情得到慰藉,秋天过去思念你到了水边。
【赏析】
颈联写自己收到友人的来信,心情十分愉快。“书来”句,说明诗人在收到友人来信后心情愉悦,因为信中充满了友情,让他感到欣慰。“秋去”句,写诗人收到信件时的心情,此时正值深秋,诗人在深秋时节收到了远方好友的来信,心中自然无比喜悦。“水头”,指河流的源头。诗人站在河边,看着河水滔滔东流,想到了友人也在遥远的故乡想念着他。
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译文:更加想念张仲举,如今漂泊在江海之间,不知何为归途。
【赏析】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更忆”两句,诗人更加想念昔日的朋友张仲举,想到自己如今在江湖漂流不定,不知道该去哪里。“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为谁留”,即何处为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迷茫和惆怅。“张仲举”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李白有深厚的友谊,李白曾作《赠张相镐》诗以赞其人。诗人通过回忆张仲举来表达对旧日朋友的眷恋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对现实境遇的不满。
【答案】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
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第一联)
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第二联)
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第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