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苕溪溪上居,琅玕千个绕吾庐。
早知竹叶仙舟梦,合误榴皮醉墨书。
屋底暖云蒸汗简,月中清露滴方诸。
邻家已订浮家约,乞我长竿学钓鱼。

【注释】

  1. 水竹居:作者在湖州所建的别墅。
  2. 沈自诚:作者的朋友,字子明,号竹坡居士。
  3. 我爱苕溪溪上居:喜爱苕溪边上的居处。苕溪,即苕霅溪,发源于浙江安吉,经湖州至杭州钱塘江边注入西湖。
  4. 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
  5. 早知:当初就知道。
  6. 榴皮:指画笔。唐人张怀瓘《书断》载:“吴道子能为山石竹木,尤善画云蒸霞蔚,日出月落,水变浮波。尝作山水障,于屋上设一壶,泛然移之,须臾之间,气色鲜润;又作五花山石屏风一轴,高四十余尺,妙绝时伦。其家传有石榴图,相传是其夫人梦吴生而得之。”这里以“榴皮醉墨书”比喻自己书画技艺的精湛。
  7. 汗简:古书的竹简,因古人写字多用汗手,故称。
  8. 方诸:盛水的器皿。
  9. 邻家:作者在湖州时结交的朋友王定国,字安中,号竹坡居士。
  10. 长竿:长竹杆。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前两句写诗人对水竹居的喜爱,并由此引出对友人沈自诚的怀念。后六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与期望。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两首赠答之作中的代表作。
    首联点题,直抒胸臆,说喜欢苕溪边上的居处。
    颔联用典,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早知”,说明自己早就知道竹叶舟可以梦中往来,所以“合误”。意思是如果当年早一点知道这个秘密的话,就不会错过机会去参加那一次盛会了。这里的“合误”,既表明自己的遗憾和懊恼,也流露出羡慕之情。“榴皮醉墨书”,暗用唐代著名画家、大书法家张旭的故事。据说张旭有一次乘船出游,忽然发现前面有座山,他立即提笔在山上写下几个草字,然后扔下毛笔跳入水中游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把字写完就下水游泳,他说:“这不过是醉墨写的罢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书法称作“狂草”。这里借喻自己书法的精妙,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乐。
    颈联写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屋底暖云蒸汗简”,写自己坐在书房里写作或读书时的情景。“屋底”即屋内,“暖云”是形容室内温暖如春,“蒸汗简”则是说汗水浸湿了书写工具。“月中清露滴方诸”,“月中”即指天上,“方诸”是一种古代盛水的器物,这里代指水。这句是说月光映照在水里,好像清露在滴下来一般。这两句都是写自己在书房里勤奋读书、写作的生活情况。
    尾联写自己希望与友人结伴出游的愿望。“邻家已订浮家约”,意思是说邻居已经订好了浮家(游历)的行程安排,而我却还滞留在家,不能随同前往。“乞我长竿学钓鱼”,意思是向友人乞求一根长竿来学习钓鱼,因为自己没有钓竿,无法亲自去钓鱼。这两句也是写自己对这次出游的渴望之情。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赠答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