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
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
自耕复自种,侧笠披青蓑。
好雨及时来,活我新栽禾。
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
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
【注释】
山中:指隐者在山里的居处。天湖:山中湖泊。卜(bǔ)居:选择居处。二首:指《山中对雨》和《山中对雪》。林木:指山林树木。长新叶:长出新叶子。绕屋清阴:环绕房屋的清凉荫凉。清阴:清凉的阴影,亦作清阴。多:很多。深草:浓密的草丛。没:掩盖。尘迹:尘土的痕迹。隔山:隔着山。樵:打柴的人。歌:歌声。自耕复自种:既自己耕种又自己种植。侧笠披青蓑(suō):戴着斜戴的斗笠,披着青色的蓑衣。侧笠,斜戴的斗笠;青蓑,青色的蓑衣。好雨:及时的春雨。及时来:适时来到。活我新栽禾:滋润我新栽种的禾苗。物物:万物。皆消磨:都被磨灭了。空理:佛教所说的“空”,即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既善解空理:既然善于理解佛家所说的“空”。不乐:不高兴。还如何:还怎么能够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诗人归隐山林,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情趣之作。全诗通过描写隐居山林时的种种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想法,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追求自然、热爱自然的心境。
前四句写诗人在山中居住的环境,以及山林的景色,表现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林木长出新叶子,环绕房屋的阴凉很多,浓密的草丛掩盖着尘土的痕迹,隔着山听到打柴人唱的歌声。诗人不仅喜爱这种环境,而且还亲自耕种自种,头戴斜戴的斗笠,身披青色的蓑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后四句写诗人从自然界获得的感受和领悟。及时到来的好雨滋润了他新种植的禾苗,游目周游宇宙,万物都已被磨灭。既然善于理解佛家的空理,就不必再去追求世俗的东西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亲近自然的思想情感。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致描绘,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安于寂寞的情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