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
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
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
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
赠叔恭
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
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
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
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
注释:
- 负笈担簦:形容背着书箱,拿着行李出门远行,准备外出求学或做官。
- 归来萧寺掩莓苔:回到寺庙后发现门前长满了青草和莓子,显得有些荒凉。
- 呼猿别涧曾抛果:在离别时曾经向山谷中呼唤过猿猴,并将一些果实扔向山谷。
- 放鹤他山得看梅:在一个遥远的山峰上放飞了一只鹤,并欣赏着那里的梅花。
- 樵径雪晴芒屩出:在雪后的山林小路上行走,脚下的芒鞋被雪水打湿。
- 江桥风熟布帆开:在江边搭建的桥梁上吹拂着春风,布帆迎着微风张开。
- 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思考起身外的事来,觉得这些琐事实在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而眼前这杯清水倒映着窗外景色,也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
此诗以旅途归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与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首句描绘了学者离家求学的无奈与辛酸,第二句则通过描述萧寺中的荒芜景象,表达了归途中的寂寥与落寞。第三句“呼猿”与“放鹤”两句,分别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行为和感受,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孤独寂寞的感慨。接下来的几联则是诗人沿途所见所感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生活琐事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然与超脱。整体上,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