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郡西江水浑,赤沙黄壤东南奔。迩来湜湜已百载,中有婉娈之忠魂。
当时郡有贾氏妇,志节凛凛摩乾坤。家亡国破身执义不辱,乃是韩魏国忠献五世之曾孙。
临平湖开石封发,五陵气尽天房昏。甲马三百万,北来正啍啍,连城破竹势迎刃。
牵羊系颈,投冠解绶,乞伏窜匿俱纷纷。不意弱草中,见此松柏根。
读书不学曹大家,事夫却是桓少君。
君臣大义本与夫妇一,慷慨万古保贞操。视生死朝夕,不啻富贵如浮云。
恨不生为男,横戈赴三军。栖栖临绝音,耿耿昭人文。
练裳纵横四百字,上陈祖宗创业有至道,下斥奸邪误国偷生存。
吾词既毕分已尽,精卫何苦犹衔冤。想当捐佩入不测,幽光上浮白日衔,阴魄直塞珠宫门。
湘灵罢瑟虙妃泣,冯夷长啸群龙翻。至今合颂其诗感其事,令人浩气填膺那可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巴陵郡贾氏家族忠贞不屈的历史,中间四句写贾家后代的忠烈事迹,最后四句写贾家的忠诚与节义对后人的影响。

首句“巴陵女子行”直接点明题目为“女子行”,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此题一提,便让读者联想到贾氏家族的故事,也让人想到这个家族中的贾谊、贾耽、贾至等众多忠臣良将的事迹。

第二句“巴陵郡西江水浑”,描绘了巴陵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既为贾氏家族的事迹提供了一个背景,也为下文贾氏家族的忠贞不屈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赤沙黄壤东南奔”,进一步描绘了巴陵郡的自然风貌,同时也暗示了贾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忠贞精神。

第四句“迩来湜湜已百载”,是对巴陵郡的历史进行回顾,也是对整个贾氏家族历史的概括。这里的“湜湜”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贾氏家族的忠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第五句“中有婉娈之忠魂”,则是对贾氏家族忠贞精神的具体体现。这里的“婉娈”一词,不仅指贾谊等人的外貌俊美,更是指他们内心的美好品质。而“忠魂”一词,则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第六句“当时郡有贾氏妇”,是对贾氏家族历史的一个回顾。这里提到了贾谊、贾耽等人,他们都是贾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们的事迹都体现了贾氏家族的忠贞精神。

第七句“家亡国破身执义不辱”,则是对贾氏家族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表现的描述。这里的“家亡国破”是指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困境,而“身执义不辱”则表现了贾氏家族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执着。

第八句“乃是韩魏国忠献五世之曾孙”,则是对贾谊等人的评价和肯定。这里的“韩魏”是指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忠臣良将,而“五世之曾孙”则表示贾谊等人继承了这些忠臣良将的优良传统,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第九句“临平湖开石封发,五陵气尽天房昏”,则是对贾谊等人英勇事迹的一个描写。这里提到了临平湖和五陵,这些都是贾谊等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的英勇事迹在这里得到了展现。

第十句“甲马三百万,北来正啍啍,连城破竹势迎刃”,则是对贾谊等人英勇作战的描绘。这里的“甲马三百万”是指贾谊等人的军队数量之多,而“连城破竹势迎刃”则表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威猛和果断。

第十一句“牵羊系颈,投冠解绶,乞伏窜匿俱纷纷”,则是对贾谊等人英勇牺牲的描写。这里的“牵羊系颈”、“投冠解绶”都是形容他们英勇就义的方式,而“乞伏窜匿俱纷纷”则表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二句“不意弱草中,见此松柏根”,则是对贾谊等人忠诚品质的一种赞美。这里的“弱草中”是指他们身处乱世之中依然坚守忠诚的品质,而“松柏根”则象征着他们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

第十三句“读书不学曹大家,事夫却是桓少君”,则是对贾谊等人人格特质的一种评价。这里的“曹大家”是指曹植,他的才学和品行都很出色,而“桓少君”是指桓温,他的风度和才华都很出众。这里的评价表明贾谊等人虽然才学出众,但他们更加注重品德修养。

第十四句“君臣大义本与夫妇一,慷慨万古保贞操”,则是对贾谊等人忠诚品质的一种赞扬。这里的“君臣大义”是指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忠诚,而“夫妇一”则表明他们对待夫妻关系的态度和忠诚的品质是一样的。这里的赞扬表明贾谊等人的忠诚品质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

第十五句“视生死朝夕,不啻富贵如浮云”,则是对贾谊等人生死观的一种描述。这里的“视生死朝夕”是指他们看待生死的态度,而“富贵如浮云”则是一种比喻,意思是他们对于富贵的追求并不看重,而是注重内心的平和和满足。这里的描述表明贾谊等人有着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观。

第十六句“恨不生为男,横戈赴三军”,则是对贾谊等人英雄气概的一种赞美。这里的“横戈赴三军”是指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而“恨不生为男”则是对这种英雄气概的一种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贾谊等人的英雄气概的敬佩之情。

第十七句“栖栖临绝音,耿耿昭人文”,则是对贾谊等人品德的一种赞美。这里的“栖栖临绝音”是指他们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清醒头脑的品德,而“耿耿昭人文”则是指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启迪了世人。这里的赞美表明贾谊等人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第十八句“练裳纵横四百字,上陈祖宗创业有至道,下斥奸邪误国偷生存”,则是对贾谊等人文章的一种描述。这里的“练裳纵横”是指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而“上陈祖宗创业有至道,下斥奸邪误国偷生存”则是对文章主题和内容的概括。这里的描述表明贾谊等人的文章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影响力。

第十九句“吾词既毕分已尽,精卫何苦犹衔冤”,则是对贾谊等人人生态度的一种描述。这里的“吾词既毕分已尽”是指作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诗词创作,而“精卫何苦犹衔冤”则是对贾谊等人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赞美。这里的描述表明贾谊等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