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纸虚名屡失机,六年憔悴北山薇。
云霄路近行囊涩,湖海尘扬故旧稀。
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
闭门风雨春多少?
鸣雁雍雍又北归。
诗句原文:
半纸虚名屡失机,六年憔悴北山薇。
云霄路近行囊涩,湖海尘扬故旧稀。
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
闭门风雨春多少?鸣雁雍雍又北归。
注释解释:
- 半纸虚名:形容自己的名声不实在,只是纸上的东西,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
- 屡失机:多次失去机会,意味着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目标。
- 六年憔悴:形容自己经过六年的努力后,身体变得消瘦不堪。
- 北山薇:一种植物,在北方的山野中很常见,这里用来象征自己的隐居生活。
- 云霄路近行囊涩:比喻仕途艰难,难以前进,行囊(行李)涩则指行走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 湖海尘扬:形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与官场相比,更加动荡不安。
- 官冷位卑:表示自己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仍然感到寒冷和孤独。
- 思补报:意思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弥补过去的错误,或者寻求回报。
- 禄高责重:指的是地位高、责任重,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和压力。
- 闭门风雨春多少?:表示自己闭门不出,只能感受到风雨中的春天有多少。
- 鸣雁雍雍又北归:雁南飞北返,比喻人离别家乡,又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与无奈。首句“半纸虚名屡失机”便点明诗人因名声不足而屡次错失机会,反映了官场上的现实困境。接下来,“六年憔悴北山薇”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辛劳和疲惫。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两句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一方面渴望得到提升和认可,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现实的无奈而不得不选择忍耐和放弃。这种矛盾和挣扎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最后两句“闭门风雨春多少?鸣雁雍雍又北归”则是对全诗的升华和总结。诗人通过对风雨和雁鸣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真实感受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