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怀五脏饥,外被一身湿。
棰楚卒未休,死生安可必。
山中亦何有,所蓄仅米粒。
检括殆无遗,忽忽日将夕。
留连至宋村,心绪茫若失。
倏逢一卒来,相见似相识。
貌恳心甚慈,众皆被呵叱。
但云解其缚,外惧中悦怿。
兄弟相依回,泣母何处觅。
哀矜复自怜,举目百无一。
顷刻子见母,哀号叙痛衋。
斫松代膏明,拾草当菅席。
主仆皆畏寒,相忘共薰炙。
忧惧不待明,鸡鸣咸盥栉。
又复去喜坑,晨星尚未没。
山家已避舍,老母独匍匐。
逐队跻山椒,冒雨倚松立。
头上水淋面,足下寒彻骨。
明朝古唐山,盘折犹律崒。
乱石如蹲虎,狭径跨其脊。
呼号风泠泠,掩映云幂幂。
初疑茫昧中,天地如开辟。
往来不暂停,昏黑亦忘食。
当时已狼狈,宁复问家室。
幼女犹可怜,含啼抱呜悒。
不忧行路难,但恐弃沟洫。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十六个字。下面是逐句的注解和赏析:

内怀五脏饥,外被一身湿。

  • 这句描述了诗人自己内心的饥饿和身体的潮湿。

棰楚卒未休,死生安可必。

  • “棰楚”指棍棒或杖刑,“卒未休”表示这些刑罚没有停止,暗示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

山中亦何有,所蓄仅米粒。

  • 诗人询问山上有什么,回答只有米粒,表达了生活的艰难和匮乏。

检括殆无遗,忽忽日将夕。

  • 诗人在检查物资时几乎找不到剩余的,而天色渐晚,增添了一种紧迫感。

留连至宋村,心绪茫若失。

  • 诗人在宋村逗留,感到心情迷茫和失落。

倏逢一卒来,相见似相识。

  • 突然遇到一个士兵,他似乎认识这位诗人。

貌恳心甚慈,众皆被呵叱。

  • 士兵的外表诚恳但内心很慈祥,其他人却受到呵斥。

但云解其缚,外惧中悦怿。

  • 士兵们解除了诗人的束缚,虽然外界害怕,内心感到愉悦和满足。

兄弟相依回,泣母何处觅。

  • 诗人与兄弟们一起哭泣,不知道母亲的下落。

哀矜复自怜,举目百无一。

  • 诗人感到悲伤和同情,四周一片荒凉,没有任何人陪伴。

顷刻子见母,哀号叙痛衋。

  • 孩子突然出现,哭着诉说母亲的悲伤。

斫松代膏明,拾草当菅席。

  • 诗人用砍下来的松树皮做药膏,采集草叶作为坐垫。

主仆皆畏寒,相忘共薰炙。

  • 主人和仆人都担心寒冷,忘记了取暖,共同享受烤火的乐趣。

忧惧不待明,鸡鸣咸盥栉。

  • 他们不等到天亮就开始担忧,甚至在鸡叫之前就开始洗漱。

又复去喜坑,晨星尚未没。

  • 他们又一次前往喜鹊筑巢的地方,但天还没黑。

山家已避舍,老母独匍匐。

  • 村民们已经躲避到其他地方,只有一个老人在地上爬行。

逐队跻山椒,冒雨倚松立。

  • 人们排成队伍爬上山顶,在雨中靠在松树上等待。

头上水淋面,足下寒彻骨。

  • 雨水打在脸上,脚下的寒气穿透骨髓。

明朝古唐山,盘折犹律崒。

  • 明天早晨,他们将会穿过古老的山路,道路崎岖险峻。

乱石如蹲虎,狭径跨其脊。

  • 路上的石头像老虎一样蹲伏着,狭窄的小道横跨它们的背脊。

呼号风泠泠,掩映云幂幂。

  • 呼喊声伴随着风的凉意,云彩遮住视线。

初疑茫昧中,天地如开辟。

  • 开始怀疑是在茫然中,天地仿佛是刚刚分开。

往来不暂停,昏黑亦忘食。

  • 他们在山间来回穿梭,不分昼夜,以至于在黑暗中也忘了吃饭。

当时已狼狈,宁复问家室。

  • 当时的他们已经非常狼狈,甚至不再关心自己的家园。

幼女犹可怜,含啼抱呜悒。

  • 仍然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她含泪抱着她感到悲伤。

不忧行路难,但恐弃沟洫。

  • 不担心走路有多困难,只是害怕会失去这片土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