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黄君山,瞰兹大江陲。
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
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
计彼俯视此,小于水中坻。
朝来扶桑暾,已挂弱木枝。
江尽即入海,山行复何之。
我马虽云跌,我车犹可脂。
人世若转丸,适心苟相怡。

辛已岁将游江阴君山堕马伤腕既乃扶病而往作是诗似陈希文

黄君山(在江苏镇江)

上上黄君山,瞰兹大江陲。

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

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

计彼俯视此,小于水中坻。

朝来扶桑暾,已挂弱木枝。

江尽即入海,山行复何之。

我马虽云跌,我车犹可脂。

人世若转丸,适心苟相怡。

【注释】

1 黄君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

2 上上:第一。

3 瞰:从高处往下看。兹:这。

4 一展:展开。万里观:万里江山景色。

5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 岱岳:泰山。古代传说泰山主东方,故以“岱岳”代指东方。

7 淮沂:淮河、沂河,皆发源于山东的河流。

8 计彼俯视此:想一下你站在那里看我们这小地方多可笑。计:算。

9 水坻:水中的小岛或沙洲。

10 朝来:早晨。扶桑:太阳,此处指早晨太阳。暾:日出时阳光初升的样子。

11 江尽:长江流尽的地方。入海:进入大海。

12 我马:我骑着的马。

13 我车:我的车子。脂:涂油。

14 人世:人世间。比喻世事。转丸:转动的弹丸。形容世事变化不定。相怡:相互适宜。

【赏析】

《游黄君山》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游览黄君山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豪迈旷达的胸襟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高远雄浑,风格豪放洒脱。

开头两句“上上黄君山,瞰兹大江陲”,写登山俯瞰长江的情景。“黄君山”,即北固山,位于镇江城北长江边。登上这座名山,可以俯瞰长江两岸的美景。“瞰兹”,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兹”,指这里,这里是指大江两岸一带。“大江陲”,意思是长江的边沿地带。这两句的意思是:登上北固山,从高处向下眺望长江,只见江水滔滔,奔流不息。

第三句“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写放眼远眺的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绪。“一展”,意思是伸展;展开。“万里观”,形容视野极为开阔,极目望去,仿佛可以看到万里之外的景物。“千里思”,即千里之思,意谓胸怀壮志,抱负非凡。这两句的意思是:放眼远眺,看到无边无际的长江风光,不由得引起无限遐想。

第四句“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写站在山顶上遥望远处的景物。“岱岳”,即东岳泰山,古人认为泰山主东方,故称岱岳。“淮沂”,指的是淮河与沂河,两条河发源于山东,流经江苏、安徽等地,汇入东海。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山顶上向北看,可以看见泰山巍峨耸立;稍向西看,可以看见淮河与沂河蜿蜒流淌。

最后四句“计彼俯视此,小于水中坻”,“江尽即入海”,写站在山顶上放眼四顾的感受。“计彼”,意思是计算它,即估计它的位置。“俯视此”,意思是低头看着山下的景色。“水中坻”,意为水中的沙洲或小岛。这几句的意思是:看看那山脚下,只有几个小小的沙洲或小岛,比起眼前的大江来,简直微不足道,就像小水洼中的石头一样。“江尽:长江流尽的地方,指下游的入海口;“入海”意思是流入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放眼四顾,只见江水滚滚东流,一直奔向海洋。

第六句“我马虽云跌,我车犹可脂”,写诗人骑着马在山间行走的情景。“我马”、“我车”,都是作者自己的坐骑,“云跌”,意谓马跌倒了,但并不怎么严重,仍能行走。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我的马跌了一跤,但还能走,我的车子也还有油,可以继续前行。

最后两句“人世若转丸,适心苟相怡”,写作者面对人生的态度。“人世”,意谓世间世事。“转丸”,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像弹丸那样转动不停。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生如同转动的弹丸一般变幻无常,只要心情舒畅,就感到十分满足和愉快了。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黄君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他对自然美与人生真谛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