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削下三千尺,挂我双屐栖林庐。
潮声夜半起天末,月色秋高照雨馀。
禅榻了无罗绮梦,酒家或见凤鸾书。
塔根藓骨化黄土,宁使人间疟鬼除。

诗句原文:

石壁削下三千尺,挂我双屐栖林庐。

潮声夜半起天末,月色秋高照雨馀。

禅榻了无罗绮梦,酒家或见凤鸾书。

塔根藓骨化黄土,宁使人间疟鬼除。

注释解释:

  • 石壁:指山壁上的石头。削下:突出其陡峭之状。三千尺:形容山壁非常高。
  • 双屐:古代人穿两脚的鞋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
  • 栖林庐:栖息在树林中的小屋里。
  • 潮声夜半:描述夜晚听到潮水的声响。潮声:潮水的声音。起天末:涌起至天边。
  • 月色秋高:描述月光明亮,照耀着秋天的天空。照雨馀:照耀着雨水之后的景象。
  • 禅榻:僧人打坐用的草垫子。
  • 罗绮梦:华丽的梦境。罗绮:华美的丝织品,常用来比喻美丽的衣服或装饰。
  • 酒家:酒店。或见:有时见到。凤鸾书:凤凰和鸾鸟形状的书函,常用于书信的美称。
  • 塔根:指寺庙旁边的古塔。藓骨:长满苔藓的石头,形容年代久远。化黄土:被风化成黄色的泥土。
  • 疟鬼:传说中的疟疾病鬼。除:消除。

赏析:
项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自然景色。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峭壁与山林、夜晚与秋天、禅意与世俗生活巧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渺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咏史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