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湖湾种花柳,扫云岩阿坐薜萝。晓雨红披黄鸟路,春风绿漾白鸥波。
招隐谁看《大山赋》,扣舷自作《小海歌》。莫收俗物挂眼底,由来胜事吴中多。
【题解】
野秀堂在浙江杭州。本诗是作者为野秀堂而作的。
【注释】
①《大山赋》:指南朝宋檀道济所著《大列赋》。《小海歌》:指晋代桓温所作的《小海曲》。
②吴中:今江苏南部,长江下游东岸一带。
【译文】
筑屋于湖湾种花柳,扫云岩阿坐薜萝。晓雨红披黄鸟路,春风绿漾白鸥波。
招隐谁看《大山赋》,扣舷自作《小海歌》。莫收俗物挂眼底,由来胜事吴中多。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野秀堂之景,后两句则以景结情。
首联“筑室湖湾种花柳,扫云岩阿坐薜萝”,写的是野秀堂的景色。诗人先写筑屋于湖湾,然后写扫云岩阿。这两句诗写得非常形象。“筑室”和“种花柳”,表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扫云岩阿”,表明了诗人居处的位置高耸入云,环境幽静,与山林相得益彰。“薛萝”二字,写出了诗人居处周围环境的恬静,也写出了诗人心境的闲适。颔联“晓雨红披黄鸟路,春风绿漾白鸥波”。写的是野秀堂周围的景色。“晓雨红披”,描绘出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黄鸟路”,描绘出鸟儿在春天里欢快地歌唱的景象;“绿漾白鸥波”,描绘出春天里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尾联两句,“招隐谁看《大山赋》,扣舷自作《小海歌》。”写的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招隐”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又表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之心。《山海经·中山经》载有“大乐之野”的传说。相传黄帝曾在此铸钟鼓石磬,击以奏乐,以娱百神。“招隐”即是指此。《小海歌》是一首描写海上生活的歌曲。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来到海边,看到海浪滔滔,海风习习,心情无比舒畅。我听到海鸥的鸣叫,看到海面上波浪滚滚,觉得十分惬意。我想起《小海歌》里的诗句:“日出东海落西海,愁人常吊古来怀。”我想到自己像古人一样,也有忧愁和悲伤,但我现在却要摆脱那些烦恼,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前六句主要写野秀堂的景色,后两句则用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