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楣洒黄粉,椒壁涨红青。
倚檐树如鬼,深草蛇夜鸣。
髑髅已无泪,古恨埋石扃。
【注释】
绣楣:雕花的宫门。黄粉:黄色的粉末,这里指宫中的装饰物。椒壁:红色的宫墙。涨红青:红色与青色相交融。倚檐树如鬼:倚着宫门旁的树木,像幽灵一样。深草蛇夜鸣:深草丛中,蛇在夜间发出呜咽声。髑髅(tuólú):骷髅。古恨埋石扃:古时人们用石头来封锁坟墓,表示对死者的哀思。
【赏析】
《吴宫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了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
首句“绣楣洒黄粉”,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宫门上精美的花纹,其中“黄粉”则暗示出宫中的奢华和富丽堂皇。次句“椒壁涨红青”,进一步描绘了宫墙的色彩,其中“涨红青”则形象地展现了宫墙的鲜艳和美丽。这两联诗句不仅描绘出了吴宫的华丽景象,也展现了宫中生活的繁华与奢侈。
颔联“倚檐树如鬼”,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将“倚檐树”的人比喻成“鬼”,既表现了人的孤独和寂寞,也反映了宫中人对于外界世界的陌生和疏远。而“深草蛇夜鸣”,则以蛇夜鸣的形象来衬托出宫中人的孤独和凄凉,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
颈联“髑髅已无泪”,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将“髑髅”(骷髅)比作已经死去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而“古恨埋石扃”,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尾联“古恨埋石扃”,则是整首诗的总结,通过“古恨”和“石扃”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无尽怀念和追忆。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吴宫怨》这首诗以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出了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