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谷寒声浅,阴堂翠色交。
拓书摩藓石,炊黍入烟梢。
瀑落投龙洞,云归养鹤巢。
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注释: “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此处指代仙人或隐士。
- 译文: 麻姑在山中一宿。
第二句:
- 注释: “绝谷”,意为远离喧嚣的山谷;“寒声浅”形容声音细微。
- 译文: 夜晚的山谷中传来细微的寒声。
第三句:
- 注释: “阴堂”,指的是山洞或者幽静的地方;“翠色交”意味着翠绿色交织在一起。
- 译文: 山洞里绿意交融,显得生机勃勃。
第四句:
- 注释: “拓书摩藓石”,意思是用手指在石头上写字或绘画。
- 译文: 在石头上用笔拓印出文字或图案。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创作活动,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第五句:
- 注释: “炊黍入烟梢”,这里的“黍”是指稻米,泛指粮食。
- 译文: 做饭时米粒被烟雾笼罩。
第六句:
- 注释: “瀑落投龙洞”,瀑布落入深洞的景象。
- 译文: 瀑布倾泻到深深的洞穴中。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壮观。
第七句:
- 注释: “云归养鹤巢”,云彩返回天空后,它们回到栖息的巢穴。
- 译文: 云朵归来,回到了它们的巢中。
第八句:
- 注释: “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干扰的隐居生活态度。
- 译文: 谁能邀请我去隐居?我并不需要别人来嘲笑我。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总体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麻姑”、“绝谷”、“阴堂”、“拓书”等词汇都充满了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