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见春花荣,又见春花谢。
花谢绿成阴,瞬目逢炎夏。
谁知俯仰间,祝融便回驾。
却喜西风来,美矣难酬价。
且效柴桑人,寄傲南窗下。
此意自领会,那许傍人借。
所愿无荣辱,静中观物化。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此诗首句“才见春花荣”中的“才见”,是刚刚看见,即春天刚过不久,所以春花还盛开;二句“又见春花谢”中的“又见”则是再次看到,指夏初时节,花儿开始凋零了,这里用一“又”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三句“花谢绿成阴”,“花谢”指的是春花凋落,“绿成阴”则形容树荫郁郁葱葱,暗合上句之意,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四句“瞬目逢炎夏”,“瞬目”是指转眼之间,也就是眨眼间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转眼之间夏天到了。五句“谁知俯仰间,祝融便回驾”,这句诗中,“俯仰间”指时间很短,而“祝融”则是传说中的火神,“回驾”则是指回到天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在短暂的时间中,火神会这么快地就返回天上去呢?六句“却喜西风来,美矣难酬价”中的“却喜”是欣喜的意思,西风来,则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秋意渐浓;“美矣难酬价”则是指美好的事物难以用价钱来衡量。七句“且效柴桑人,寄傲南窗下”,这里的“柴桑”指的是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的故居,陶渊明曾经在这里隐居,自号“五柳先生”。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就像那位隐居的陶渊明一样,暂且效仿一下古代隐居山林的人的样子,寄情于窗下的山水之间。八句“此意自领会,那许傍人借”,意思是:我的这种心境是自己的体会与领悟,不需要别人来借用和附会。九句“所愿无荣辱”,意思是说我只希望不要受到名利和地位的困扰和束缚。十句“静中观物化”,意思是说我在静心的时候,观察万物的变化,这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写了春夏之交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才见春花荣,又见春花谢”写春天景色,春花的开放和凋零。“才见”是刚刚看见,表示时间很短,而春花还盛开。二句“又见春花谢”中的“又见”则是再次看到,指夏初时节,花儿开始凋零了,这里用一“又”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三句“花谢绿成阴”,“花谢”指的是春花凋落,“绿成阴”则形容树荫郁郁葱葱,暗合上句之意,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
接下来四句“瞬目逢炎夏”,“瞬目”是指转眼之间,也就是眨眼间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转眼之间夏天到了。五句“谁知俯仰间,祝融便回驾”,“俯仰间”指时间很短,而“祝融”则是传说中的火神,“回驾”则是指回到天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在短暂的时间中,火神会这么快地就返回天上去呢?六句“却喜西风来,美矣难酬价”,这里的“却喜”是欣喜的意思,西风来,则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秋意渐浓;“美矣难酬价”则是指美好的事物难以用价钱来衡量。七句“且效柴桑人,寄傲南窗下”,这里的“柴桑”指的是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的故居,陶渊明曾经在这里隐居,自号“五柳先生”。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就像那位隐居的陶渊明一样,暂且效仿一下古代隐居山林的人的样子,寄情于窗下的山水之间。八句“此意自领会,那许傍人借”,意思是:我的这种心境是自己的体会与领悟,不需要别人来借用和附会。九句“所愿无荣辱”,意思是说我只希望不要受到名利和地位的困扰和束缚。
最后两句“静中观物化”,意思是说我在静心的时候,观察万物的变化,这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和追求。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