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谷梅应占作魁,不论时节遣花开。传真旧说华光老,诗到林逋俱压倒。
华光去后谁逼真,补之笔底生阳春。月香水影许多态,竹外斜枝奇且怪。
后来若问谁解无声兼有声,须还梅谷野趣相与共推评。

【注释】

次罗梅谷诗画总观: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梅谷梅应占作魁(魁:首领、第一):梅花应该占据榜首,成为花中的佼佼者。

不论时节遣花开: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要开放。

传真旧说华光老:(相传)唐朝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诗《华光寺》。华光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的颜色和声音都非常美妙。这首诗就是赞美这种美丽而神秘的神鸟的。

诗到林逋俱压倒:(传说)宋代诗人林逋曾在西湖边种了一株梅树,每到春天,梅花盛开,香气四溢,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赏花吟诗。这首诗也是在赞美林逋的诗句。

华光去后谁逼真:(华光)离开后,还有谁能写得如此逼真呢?

补之笔底生阳春:(补之:唐代诗人李商隐。阳春:指春天。)李商隐在诗中提到了“华光”,这可能是他对梅花的一种赞美。

月香水影许多态:月光下的水面映衬着梅花的影子,显得姿态各异。

竹外斜枝奇且怪:(竹子之外)斜斜的枝条又奇特又怪异。

后来若问谁解无声兼有声:(如果有人问起谁能同时具备无声和有声的特点)那就得说是这梅花了。

须还梅谷野趣相与共推评:(必须还要加上梅谷这个地方的野趣一起评价)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香气和影子等特征,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其他诗人的比较,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对梅花的独特见解。

诗人开篇就提出了“梅谷梅应占作魁”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梅花都应该占据花中的首位。这是因为梅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例如,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天,梅花都能够傲然绽放;它的花朵颜色鲜艳,香气扑鼻;而且它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等。这些特点都使得梅花成为了人们所钟爱的对象。

诗人在诗中还提到了“不论时节遣花开”。这说明梅花不受季节的限制,只要有条件就能够开放。这也是为什么在冬天里也能够看到梅花的原因。

诗人通过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和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句来赞美梅花。王维的诗句“华光去后谁逼真”和林逋的诗句“诗到林逋俱压倒”都表明了梅花的美丽已经超越了古人的境界。这不仅说明了梅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眼光。

诗人又提到了“华光去后谁逼真”,“补之笔底生阳春”。这里的“华光”指的是华光寺的神鸟,而“阳春”则是春天的象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华光寺之前,我们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春天。而有了华光寺之后,我们就更加明白了春天的真正含义。这也说明了梅花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受:“后来若问谁解无声兼有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问我谁能同时具备无声和有声的特点,那么答案就只能是梅谷这个地方的野趣了。这是因为只有梅谷这个地方才能够孕育出这样美丽的梅花,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够感受到梅花带来的无穷魅力。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又体现了诗人的审美眼光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