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然后要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旨。“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的意思是早晨奉上新书献给皇帝,解下冠缨随即在沧浪洗沐。诗人以“奉新书”起兴,表达了他希望皇帝能够重视自己的才华,并以此报答朝廷厚爱的心情。“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的意思是:归雁不计较江面多么辽阔,倦马徒然怀想着荒野的水长。这两句是说,归鸿和倦马都无心于世俗,而诗人自己则因不能为朝廷出力而深感失望。“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的意思是:夏天的热风吹来,我连梦境也飘向了远方;清闲的白昼,我的头发也变得斑白了。这两句是说,因为长期得不到朝廷重用,所以诗人只能寄情山水,过着隐逸的生活,但内心却时时感到惆怅和苦闷。“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的意思是:乘着篮舆,沿着千里的宜春道,我年事已高,只好亲自到山中寻找那位隐士。这里诗人用“投老”二字表明自己已经衰老,而“相求访石霜”说明他为了追求理想,甘愿忍受孤独寂寞之苦。
【答案】
译文:
清晨奉上新书献给皇帝,解下冠缨立即去沧浪濯沐。
归雁不计较江面多么辽阔,倦马徒然怀想着荒野的水长。
夏天的热风吹来,我连梦境也飘向了远方;清闲的白昼,我的头发也变得斑白了。
乘着篮舆沿着千里的宜春道,我年岁已高只好亲自去山中寻找那位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诗。欧阳元功谒告归乡,诗人特地写下这首送别诗。首二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奉上了新书写进皇帝的御榻,随即解下了束发的簪带,立即来到沧浪亭去濯沐,表示自己对朝廷一片忠诚之心。接着写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直到看不见为止。三、四句写诗人在沧浪亭中思念友人,想象他在旷野中的艰难困苦。诗人想象友人像归雁一样飞过江天,又像倦骥一样奔波于旷野,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五、六句写夏日炎炎,炎热难耐,诗人想到朋友远离家乡,更觉得孤独寂寞。最后两句写诗人亲自到山中寻访那位隐士。诗人用“投老”二字表明自己已经衰老,而“相求访石霜”说明他为了追求理想,甘愿忍受孤独寂寞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