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思速去乡迟,王事相縻敢后期。
里父留看题壁字,山僧打送舍田碑。
胡桃筇竹南方要,卢橘枇杷上国知。
此日君亲俱在望,徘徊三顾欲何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返回成都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自仁寿回成都(译文)
我回到了从仁寿回来的成都,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怀念。
还乡思速去乡迟(译文)
我在故乡的思念比离开家乡时更强烈。
王事相縻敢后期(译文)
因为国家大事,我不敢拖延归乡的时间。
里父留看题壁字(译文)
我父亲留在村中的小屋里等我回来,他在上面写下了鼓励的话。
山僧打送舍田碑(译文)
山上的僧人为我送别,并送给我一块田地的界碑。
胡桃筇竹南方要(译文)
南方需要的胡桃树和筇竹,我都带回来了。
卢橘枇杷上国知(译文)
我知道上国的特产卢橘和枇杷。
此日君亲俱在望(译文)
今天你们都在盼望我归来。
徘徊三顾欲何之(译文)
我在心中徘徊不定,不知该如何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回到成都时的一首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联“自仁寿回成都”描绘了他回到故乡的情景,而“此日君亲俱在望”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颔联“还乡思速去乡迟,王事相縻敢后期”反映了他因国事而不敢轻易离去的无奈。颈联“里父留看题壁字,山僧打送舍田碑”则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以及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尾联“胡桃筇竹南方要,卢橘枇杷上国知”则表达了他对远方特产的了解,同时也透露出他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