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陈可复为予写戴笠图赋诗四首

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诗句与译文

  1. “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 注释: 南园里有许多竹子,暑气很轻微,我刚刚来此地搭建了房子,相互依偎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初到南园时的宁静和满足之情。他发现这里的竹海中暑气微凉,环境清幽,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与周围的自然和谐共处。
  1.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 注释: 我头戴草帽站在石头上,早晨的雾气湿润了我的衣巾;我在池水边梳洗时,太阳光照耀着我的头发。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园的生活状态。早晨,他在石壁上挂着毛巾,被山雾湿润了;而当阳光照耀时,他又在池水中梳洗,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1.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 注释: 这些年我经常骑马外出,身上沾满了霜雪;到了六月,我的衣裳已经没有了粗布衣服的质地。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常年奔波在外的生活状态。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忙于工作或旅行,身上的衣物也因此变得破旧不堪。
  1.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 注释: 邻居的老人家询问我来这儿已经有很长时间,今天先生终于戴着斗笠回来了。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归的喜悦。尽管他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但当他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时,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和温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环境有关。在元代,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许多人被迫四处漂泊,寻找生计。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一个宁静的夏日,回忆起自己在南园的生活情景,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