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凿石极坚顽,陌上行人得往还。
月魄半轮沈水底,虹腰千尺驾云间。
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为问长江深几许,雪风吹马下天山。
”`
五丁凿石极坚顽,
陌上行人得往还。
月魄半轮沈水底,
虹腰千尺驾云间。
郑卿车渡心应愧,
秦帝鞭驱血尚殷。
为问长江深几许,
雪风吹马下天山。
注释:五丁开山,用尽全力凿石头,石头非常坚硬。在道路上行走的人们得以往返。月亮的一半映照在水面之下,像挂在水面上的半月。彩虹的腰部高高地架在云端之间。郑国大夫驾车渡河时心中会有些羞愧,秦始皇驾车时鞭子抽打他,他的血仍然很热。请问长江有多深?雪风吹动着马儿,它们沿着天山而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通济桥的七言绝句,通过对通济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桥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家乡和故土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五丁凿石”、“陌上行人得往还”等意象,展现了通济桥的雄伟壮丽,以及人们在其上往来奔波的场景。而“月魄半轮沈水底,虹腰千尺驾云间”两句则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通济桥的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此外,诗中的“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两句,通过对比郑国大夫与秦始皇驾车时的情境,进一步突显了通济桥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最后,诗以“为问长江深几许,雪风吹马下天山”结尾,既点明了主题,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