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衰草羽毵毵,八月天山冷不堪。
昨夜朔风吹过影,尽将秋色到天南。

注释:

黄沙和衰草,羽毛稀疏又凌乱。八月的天山寒冷得令人难受。昨天夜里,北风刮过,吹动着雁儿的身影,把秋天的景色带到天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雁秋归景象的边塞诗。诗中通过“黄沙”、“衰草”等意象,营造了一幅荒凉、萧索的边塞图景;而雁群的飞翔,又给这寂静的画面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首句“黄沙衰草羽毵毵”,直接描绘了边塞荒凉的景象。这里的“黄沙”和“衰草”,都是边塞特有的自然景观,它们象征着这片土地的贫瘠和荒芜。而“羽毵毵”,则形容了大雁飞翔时羽毛的轻盈飘逸,与“黄沙”、“衰草”这些沉重的景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转向描写雁群。“八月天山冷不堪”,这句诗既点明了时间(八月),又描绘出了天山的寒冷。在八月这个季节,天山往往已经非常寒冷了,而这里的“冷不堪”更是突出了这种寒冷的程度,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最后两句“昨夜朔风吹过影,尽将秋色到天南”,则是对雁群秋归景象的具体描绘。这里的“朔风”是指北风,它从北方刮来,带有一种凛冽的气息。而“影”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雁群在风中摇曳的影子,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而“尽将秋色到天南”,则是说这些雁群把秋天的景色也带给了天南,这里的“天南”指的是遥远的南方,是雁群迁徙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黄沙、衰草、天山、雁群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一幅辽阔而苍凉的边塞画面。同时,诗中通过对雁群秋归景象的具体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