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
刚风吹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

秋千曲

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

刚风吹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

【注释】

齐云:即齐云山,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山上有齐云观。

齐云楼:指齐云山之巅的一座观宇,相传为道教名山之一。

红络索:红色丝绳。传说中,神仙常乘着彩云,以红丝系其衣带,故称“红络索”。

谁(shuí):疑问代词,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怎么”,这里指“是谁”的意思。

飞下:形容轻快地落下。这里是说像神仙一样从云中飘然而下。

云中仙:形容仙人住在云中。

刚风:强劲的风。

望不极:望也看不见边际。

一对金莲倒插天:比喻秋千上的人,像一双金红色的莲花,倒挂在天空中。这里的“金莲”是指秋千上的绳索,“倒插天”形容秋千上的人被风刮得好像倒挂在空中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女子荡秋千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以“红络索”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了古代的仙境之中。红络索是仙女们常用的装饰品,象征着她们的美丽和高贵。诗人通过“红络索”这一意象,描绘出一幅仙女们在云端翩翩起舞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感受到那份神秘和美丽。

第二句“刚风吹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进一步描绘出了秋千上女子荡漾的轻盈姿态。“刚风”暗示着天气的变化,而“望不极”则表达了秋千荡得越高,越看不到边际的情景。“金莲倒插天”形象地描绘了秋千上女子倒挂着的姿态,如同一朵盛开的金莲花般美丽动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古代女子荡秋千的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