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凤山阳漂渎阴,十年曾记此登临。
仙人一去橘破斗,小山重招花作金。
勺水研池圆洗胆,老蕉书叶倒抽心。
瞿昙像现云生壁,木客诗成风满林。
白马胡僧经写贝,青乌方士石旋针。
六花雪舞昆吾剑,一索珠悬斛律琴。
出柙怒号斑额兽,镇笼解语雪衣禽。
掀髯自作苏门啸,抱膝谁歌梁甫吟。
联得弥明诗句就,内中韶濩有遗音。
【注释】
- 九凤山阳漂渎阴:指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九凤山为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山阳县即今湖北钟祥。沅水与溆水的合流之处称为“渎”,沅水在此处流入溆水。
- 十年曾记此登临:屈原《离骚》中有“登船浮长川,驶向南之浦”句。
- 仙人一去橘破斗:仙人传说是尧时人,尧死后其尸骨化为石,传说仙人过处,草木皆枯,所以有“橘破斗”之说。
- 小山重招花作金:据《列子·汤问》记载,晋平公游于山林之下,见一老父种花,花成而实累累,如山之状,故名“小山”。《搜神后记》载,有人夜行逢一虎,虎前有一老人持杖,虎畏之,遂去。
- 勺水研池圆洗胆:形容池水清澈。
- 老蕉书叶倒抽心:比喻书法之美。
- 瞿昙像现云生壁:梵语瞿昙(梵文 kāla),意为智慧,佛经称释迦牟尼为瞿昙弥勒。佛教谓释迦牟尼涅槃时,天雨花,花雨落人间,即“六花雨”。
- 木客诗成风满林:唐代诗人王维善画山水,常以诗题画,有《画鹰》、《画鹤》等。
- 瞿昙像现云生壁:梵语瞿昙(梵文 kāla),意为智慧,佛经称释迦牟尼为瞿昙弥勒。佛教谓释迦牟尼涅槃时,天雨花,花雨落人间,即“六花雨”。
- 木客诗成风满林:唐代诗人王维善画山水,常以诗题画,有《画鹰》、《画鹤》等。
- 出柙怒号斑额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放逐义帝途中遇大雨,虞姬劝他返回,但项羽不听,于是拔剑自刎,虞姬也自刎而死。
- 木客诗成风满林:唐代诗人王维善画山水,常以诗题画,有《画鹰》、《画鹤》等。
- 白马胡僧经写贝:相传古印度商人乘马从中国西域带回象牙和犀牛角等物。
- 青乌方士石旋针:《山海经·西山经》中说:“青丘国有鸟焉,其状如狐,九尾单只,其名曰‘离朱’,食之不眯。”
- 六花雪舞昆吾剑:昆吾剑,春秋战国时期吴国铸剑师干将、莫邪所铸剑,锋利无比。
- 一索珠悬斛律琴:斛律琴,即古代乐器“琵琶”。
- 出柙怒号斑额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放逐义帝途中遇大雨,虞姬劝他返回,但项羽不听,于是拔剑自刎,虞姬也自刎而死。
- 木客诗成风满林:唐代诗人王维善画山水,常以诗题画,有《画鹰》、《画鹤》等。
【赏析】
这首五言联句诗共十四句,每句四字。全诗押韵整齐,格律严谨,音节明快铿锵。内容上,诗人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首两句描绘了诗人曾经游览过的九凤山阳,以及他在此登临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山阳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橘破斗”“花作金”分别用来形容仙人离去后,山中的树木花草都失去了生机;而“小山重招花作金”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之情。
第三句“勺水研池圆洗胆,老蕉书叶倒抽心”,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诗意和情感。这里的“瓢水”、“蕉叶”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然景物的象征物。
接下来的句子“瞿昙像现云生壁,木客诗成风满林”则进一步扩展了前面的意境。这里的“瞿昙像现云生壁”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佛陀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如同云彩般缭绕在墙壁之上。而“木客诗成风满林”则是说诗歌创作如同春风般吹拂着整个山林。
最后两句“白马胡僧经写贝,青乌方士石旋针”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这里的“白马胡僧”指的是西域的商人,他们带来了各种奇珍异宝;而“青乌方士”则是指那些擅长占卜的人。这两句话虽然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实际上却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历史感又富有现代气息。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己内心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