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少年意气雄,任侠不数陈孟公。
文犀束带鹄被小,骄马飒踏如飞龙。
侧身仰望目瞿瞿,为有流莺在高树。
两骑联翩未敢前,看送金丸落飞羽。
白头乌啄延秋门,渔阳尘起天地昏。
珊瑚宝玦散原野,空令野客哀王孙。
平原公子五色笔,俗史庸工俱辟易。
写成图画鉴兴衰,未必奢淫不亡国。
题:开元王孙挟弹图
注释1:题,即写。
译文1:描绘的是开元年号下的少年们,他们意气风发,任侠不羁,与陈孟公不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年间的少年们,他们意气风发,任侠不羁,与陈孟公不同。这种豪迈的气概和对权力的追求,正是开元时期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
注释2:文犀束带鹄被小,骄马飒踏如飞龙。
译文2:他们身着文犀束带,骑着骏马,矫健如飞龙般疾驰。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开元少年们骑着骏马,矫健如飞龙般疾驰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活力。
注释3:侧身仰望目瞿瞿,为有流莺在高树。
译文3:他们侧身仰望,眼中流露出期待的神色,因为看到流莺停留在高树上。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开元少年们侧身仰望,眼中流露出期待的神色,因为看到流莺停留在高树上,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4:两骑联翩未敢前,看送金丸落飞羽。
译文4:两匹马儿并肩而立,似乎在犹豫是否前进,因为看到了一颗金光闪闪的金丸从天而降,落在了飞鸟的羽毛上。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开元少年们两匹马并肩而立,似乎在犹豫是否前进的画面,以及一颗金光闪闪的金丸从天而降,落在了飞鸟的羽毛上的情景。
注释5:白头乌啄延秋门,渔阳尘起天地昏。
译文5:一只白头乌啄食着城门上的铜环,渔阳城的烟尘弥漫开来,使得天地一片昏暗。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渔阳城烟尘弥漫的场景,以及白头乌啄食城门铜环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
注释6:珊瑚宝玦散原野,空令野客哀王孙。
译文6:散落在地上的珊瑚和宝玦,让野客们感到悲哀,因为他们的主人已经离开了这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散落在地上的珊瑚和宝玦,以及野客们的悲哀情绪,展现了战争的破坏和人们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注释7:平原公子五色笔,俗史庸工俱辟易。
译文7:平原公子用五色的笔书写下这些历史故事,那些平庸的史官都感到羞愧难当。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平原公子用五色的笔书写下历史故事的情景,以及那些平庸的史官感到羞愧难当的情绪,展现了他们的才情和对历史的尊重。
注释8:写成图画鉴兴衰,未必奢淫不亡国。
译文8:将这些画卷记录下来,用来揭示兴衰之道,并非所有的奢侈淫乐都是导致亡国的祸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理解,认为通过绘画来记录历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避免走向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