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起朔方,金色照天光。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
王不居,志独苦,拜师礼重心愈下。群贤起,南西东,国耻一洒黄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见姑苏何用黄金屋,壄鹿穿花豕衔蓐。

金台篇

高台起朔方,金色照天光。

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

王不居,志独苦,拜师礼重心愈下。

群贤起,南西东,国耻一洒黄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见姑苏何用黄金屋,壄鹿穿花豕衔蓐。

注释:

  • 高台起:指高台山位于北方边疆。
  • 朔方:北方,这里指边远的北方地区。
  • 金色照天光:形容高台上建筑金光闪烁,光芒四射,照亮了天空。
  • 七十二凤凰:形容高台上有众多华丽的宫殿和楼阁,如同七十二只凤凰在飞翔。
  • 金鼎玉食:形容食物珍贵如金、玉一般。
  • 王不居:指国王不再居住在宫中。
  • 志独苦:表示内心充满了苦楚。
  • 拜师礼:指学习武术或技艺时,行拜师之礼以示尊重。
  • 群贤起:指众多贤士聚集在一起。
  • 南西东:泛指全国各地或各个方向。
  • 国耻一洒黄金空:指国家遭受屈辱时,人们纷纷解囊捐款,将黄金用于购买武器,以雪耻复仇。
  • 燕雌雄:比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变得强大起来。
  • 君不见: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见”。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杨维桢的作品《金台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并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诗中的高台、凤凰、金鼎玉食等意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深层含义,以及杨维桢对于边塞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