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见利重,见理蒙。保相印,封江东,李家女儿入楚宫。
春申灭国并灭嗣,舍人入相遗腹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通读全篇,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并注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春申君”是西汉时期楚国人张汤的封号;春申君见利重,见理蒙。保相印,封江东,李家女儿入楚宫:春申君因贪图财利而失去理智,最终被张汤所杀。

译文:

春申君张汤是个贪财的君主,为了钱财连道理都不顾了。他保住相权的职位后,被封在江东,李家的女儿也进入到了楚王的后宫。

春申君因为贪财而灭国,又因为贪心而失去儿子的遗腹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申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贪图私利、不顾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愤恨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春申君贪财的特点。“见利重”,说明春申君为了追求财富利益不择手段,不惜失去理性,甚至不惜失去生命。“见理蒙”,更是进一步强调了春申君为财而忘情的程度,可见他是多么地贪婪无度。后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保相印”,表明他在得到权势之后没有忘记巩固自己的权力。“封江东”,说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把国土分封给他的家族成员或亲属。最后两句,则是对春申君的进一步讽刺。“李家女儿入楚宫”,表面上是写李家女儿被选入宫中,但实际上是说李家的女儿成为春申君的儿媳妇,也就是说他的儿子娶了李家的女儿。这既是对春申君个人的讽刺,也是对他家族的揭露。“亡”字用得十分巧妙,既指春申君失去了儿子,也指他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作为。

诗人运用对比和讽刺的手法,通过描绘春申君的种种行为,揭露了他的贪婪和残忍本质,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贪图私利、不顾国家和民族大义的强烈愤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