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壁閟丹丘,网轩接琼楼。
金人未成铸,玉册竟为偶。
后裳辉锦裆,伶衣乱珠黈。
典礼既乖违,纲维荡无有。
百年神武基,势落清觞酒。
嗟哉金汤固,一朝拉枯朽。

【注释】

  1. 黄花词:指《登科记序》。
  2. 椒壁:即椒房之壁,皇后居住的宫室。
  3. 丹丘:指中天,天空。
  4. 金人未成铸:比喻国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5. 玉册:指帝王的册封文书。
  6. 后裳辉锦裆:指皇帝的礼服华丽。
  7. 伶衣乱珠黈:指朝廷官员穿着华丽衣服。
  8. 典礼:指国家的礼仪制度。
  9. 纲维:指国家的法制。
  10. 清觞:指酒。
  11. 神武基:指强大的国家基础。
  12. 拉枯朽:形容衰败。
    【赏析】
    《登科记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与思考,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人事沧桑和人生际遇的忧思之情。全诗结构紧凑,寓意深远。
    首联“椒壁閟丹丘,网轩接琼楼”写皇宫的富丽豪华。“椒壁”指的是皇后所住的宫殿,用“閟”表示封闭的意思,暗喻皇后的权威地位。“丹丘”,指代天空中的星星。“网轩”指的是宫廷中的楼阁,用“接”来表示连接,表明这些建筑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宏伟的皇家建筑群。“琼楼”指的是精美的宫殿,用“琼”字来修饰,强调其珍贵和华丽。这些词语描绘出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皇家场景,展现了皇宫的辉煌和壮丽。
    颔联“金人未成铸,玉册竟为偶”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反思。这里的“金人”指的是金朝的统治者,而“玉册”则象征着帝王的册封文书。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个概念,表达了对国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更替是不可避免的。
    颈联“后裳辉锦裆,伶衣乱珠黈”描写了宫廷内的华丽服饰。这里“后裳”、“伶衣”都是指宫中的服饰,而“锦裆”、“珠黈”则是对这些服饰的详细描述。这些华丽的服饰不仅展示了宫廷内部的奢华和富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崇尚。
    尾联“典礼既乖违,纲维荡无有”进一步展开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与思考。这里的“典礼”指的是国家的礼仪制度,而“纲维”则指代国家的法制。诗人通过这一转折,表达了对于国家礼法制度混乱不堪的现状的失望和忧虑。这种变化不仅是政治上的,更是社会风气上的巨大转变。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人事沧桑和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