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东风何作恶,横将桃李花吹落。
阳和歘忽变寒威,晓来陡觉春衫薄。
纷纷扑面飞虫乱,细看六花惊雪作。
须臾眼界失旧观,玉殿琼林起沙漠。
细思节物恐差谬,始信化工难测度。
初迁乔木悔新莺,久屈重泉愁尺蠖。
仰天致诘不我酬,运候果谁司橐籥。
便当努力战客阴,一扫晴空开六幕。
仲春十三日大风雪
两日东风何作恶,横将桃李花吹落。
阳和歘忽变寒威,晓来陡觉春衫薄。
纷纷扑面飞虫乱,细看六花惊雪作。
须臾眼界失旧观,玉殿琼林起沙漠。
细思节物恐差谬,始信化工难测度。
初迁乔木悔新莺,久屈重泉愁尺蠖。
仰天致诘不我酬,运候果谁司橐籥。
便当努力战客阴,一扫晴空开六幕。
【注释】
“仲春”,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大约是二月或三月。风雪:大风大雪。“两日东风”,指昨天和今天早晨的东风。“何作恶”,为何要这样作恶?“桃李花”,桃花李花,这里泛指早春的花朵。桃树、李树的花被风吹落了。“阳和”,阳光,暖气。“歘忽”,突然,迅速地。“寒威”,“寒威”指寒冷的气息。“晓来”,早晨起来时。“春衫”,春天穿的单薄的衣服。“六花”指雪花。“玉殿琼林”,玉制的宫殿,琼楼,形容雪花洁白晶莹。“沙漠”,沙漠地带,多沙的地方。“节物”即节气。“差谬”,差错。“化工”,自然造化。“乔木”,高大的树木。“新莺”,刚吐出来的新黄鹂鸟。“重泉”,指地下,暗喻坟墓。“尺蠖”,一种昆虫,形似蚕蛾,体长而曲折蠕动。“橐籥”,传说中能聚天地之生气的神秘之物。
【赏析】
《仲春十三日大风雪》是一首咏叹风雪的七言绝句,诗人在这首诗里以生动的形象和形象的语言,把仲春时节的风雪写得十分真切。
全诗四联,每联都写风雪。首联写风雪对万物的影响。二联写风雪的变化。三联写风雪给人带来的感受。尾联写风雪给大地带来的影响。
诗的第一联写风雪的威力,“两日东风”指昨天和今天早晨的东风。“何作恶”?“作恶”二字,写出风雪的凶猛和无情。“横将”二字,写出风雪的肆意妄为。“桃李花”指春天的花朵。“吹落”一词,既写出风雪的凶猛,也写出了风雪的无情。
诗的第二联写风雪的变化。“阳和”指温暖的阳光,“歘忽”是指迅速的变化。“寒威”指的是寒冷的气息。“晓来”是指早晨起来的时候。“陡觉春衫薄”一句,既写出了风雪的厉害,又写出了风雪的迅猛。“春衫薄”既写出了人的感受,也写出了环境的特点。
诗的第三联写风雪给人带来的感受。前三联写了风雪的威力和变化,这一联写的是人的感受。“纷纷扑面”写出了风雪的密集和强烈,“六花”既写出了风雪的形状,也写出了风雪的颜色。“惊”字写出了人的惊讶和恐惧。
诗的第四联写风雪给大地带来的影响。前三联写的是风雪给人的影响,这一联写的是大地的影响。“玉殿琼林”指天上的宫殿和园林,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的洁白和晶莹。“沙漠”指沙地,这里用来形容风雪的肆虐和狂暴。“起沙漠”既写出了大地的状态,也写出了风雪的力量。
诗的最后两句写风雪的不可阻挡。“细思节物恐差谬”,意思是仔细思考节气和事物是否真的如此,担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所错误。“始信化工难测度”,意思是开始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无法预测一切。“初迁乔木”指刚刚长出新的树木。“新莺”,新飞来的黄鹂鸟。“久屈重泉”指长时间被囚禁在地下。“久伏重泉”,意思是很长时间被囚禁在地下。“愁尺蠖”指感到忧虑和不安。“仰天致诘不我酬”,意思是抬头仰望天空向它询问却不得到回答。“运候”,指天气和气候。“果谁司”,到底谁能主宰这一切呢?“橐籥”,传说中能聚天地之生气的神秘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