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尺书檠在,如今久弃捐。
鱼膏虽有焰,蠹简独无缘。
墙下偕遗砾,窗间带旧烟。
却观提挈处,辛苦悔当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二尺书檠在,如今久弃捐。”
  • 注释:书桌上放着一盏两尺长的灯(书檠),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被使用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使用书籍时的场景的回忆。书檠作为照明工具,在夜晚为作者提供必要的光线,使得学习或工作不受阻碍,体现了其实用性和重要性。而如今,虽然书檠依旧存在,但长时间未被使用,暗示了作者与书籍之间的距离,以及可能因此产生的孤独感或遗忘。
  1. “鱼膏虽有焰,蠹简独无缘。”
  • 注释:尽管鱼膏(蜡烛)燃烧着,发出光亮,但蠹简(古代书籍的封皮)却因虫蚀而无缘分得见。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知识的珍视与现代生活的疏离。鱼膏虽明,蠹简虽暗,但蠹简更具有文化意义,代表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比鱼膏和蠹简,突出了传统知识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1. “墙下偕遗砾,窗间带旧烟。”
  • 注释:墙下散落着一些破碎的书页,窗户旁还残留着旧书的烟味。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废弃图书的画面。墙上和窗边的书籍残骸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流逝,旧书的残烟则增添了一抹凄凉之感。这种景象反映了作者对书籍被抛弃后的哀愁以及对知识流失的无奈。
  1. “却观提挈处,辛苦悔当年。”
  • 注释:回头看看那些曾经需要提挈才能翻阅的书页,心中满是后悔当年的选择。
  • 赏析:这句话是诗人对过去选择放弃阅读书籍的反思。回顾过去,作者意识到如果当初能够坚持阅读,或许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成就。这反映了一种悔恨的情绪,同时也是一种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提升。通过这样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废弃书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学习和读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知识丧失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现代与古代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揭示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同时,诗人也通过反思过去的行为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识的珍视。整首诗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成长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