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楼因地势,四面尽青山。
路落秋城外,河流晓树间。
雁飞云莫莫,龙现雨珊珊。
建木光华盛,何时共折攀。
【注释】:
①建木:一种高大的树,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②莫:同“暮”,傍晚。
③珊珊:指雨声,形容细碎而连绵。
④折攀:折取,攀取。
⑤共:一起,同。
⑥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写景时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友人归去后的美好期望。
为楼因地势,四面尽青山。
路落秋城外,河流晓树间。
雁飞云莫莫,龙现雨珊珊。
建木光华盛,何时共折攀。
【注释】:
①建木:一种高大的树,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②莫:同“暮”,傍晚。
③珊珊:指雨声,形容细碎而连绵。
④折攀:折取,攀取。
⑤共:一起,同。
⑥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写景时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友人归去后的美好期望。
诗句释义: - 嶰谷阴寒石如铁,二龙僵立露骨节。 - 嶰谷:一种地名或地方志的别称,这里指地理位置。 - 阴寒:形容气候寒冷。 - 石如铁:形容石头坚硬如铁。 - 二龙:指山势蜿蜒曲折,仿佛两条龙形。 - 僵立:形容山体直立不动、静止不动。 - 露骨节:形容山岩的纹理清晰可见。 - 春雷动地万物活,畏汝飞腾冲石裂。 - 春雷动地:春天的雷声震动大地。 - 动地:震撼大地。 - 万物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翻译诗句,最后分析内容要点,概括主旨大意即可。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首联“大禹之功及天地,庙有梅梁何足异”的意思是说大禹的功德可以及于天地,那么他祭祀梅梁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诗人认为大禹功盖天下,祭天拜地
李伯时画浴马图 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 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 竟度流沙轻万里。 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 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注释】 ①李伯时:即李公麟,北宋画家。《宋史》卷二百三十四《列传第九十八·隐逸传》记载:“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县(今属安徽)人也。幼喜读书,学为诗古文辞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赵千里山水扇面歌的古诗,其格式要求如下: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原文: 公子丹青艺绝伦。 喜画江山上纨扇。 只今好事购千金,四幅相连成一卷。 春流漠漠如江湖,飞烟着树相有无。 岚光注射翻长虚,白玉盘浸青珊瑚。 追随流俗转萧疏,对此便欲山林居。 旗亭花发酒须沽,舟行为致双提壶。 抱琴之子来相须,醉归不省何人扶。
注释: 秋天的雨暗蒙蒙如同黑墨,穷居茅屋出不得。 终日长吟又短吟,吟罢令人转悽恻。 饥猿抱树屈双肘,病鹤拖泥垂两翼。 何当策杖过溪头,要看南山新翠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秋天的雨中看到一只饥寒交迫的病鹤和一只抱着树不放手的饥猿,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秋雨长吟图》。 首句“雨暗秋天黑如墨”,写秋天的天空阴沉,像被墨水染黑一样。这一句为下文的描绘打下了基础。 第二句“穷居茅屋出不得”
【注释】 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次韵,是和某人的诗。虞彦高,作者的朋友。游阳明洞:在江西南昌有一处叫阳明洞的地方。 忆昔神禹奠九州:神禹指大禹,相传为夏朝建立者。他治理洪水有功,被尊为神。奠九州,奠定全国疆域。 兹山会计功始休:这山是当年神禹治理洪水时所立的记功碑。“兹”字,特指。 诸侯玉帛渺何许:诸侯,指各地封疆大吏。玉帛,泛指礼物。这里泛指各种贡品。渺何许?不知在哪里。 但见万水从东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画家王起宗画的松岩图所作的题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云起重岩郁凌乱,长松落落树直干。” 注释:云层重重地覆盖在高耸入云的山岩之上,形态各异、杂乱无章。长长的松树枝条交错,树干挺直。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高耸山峰和参差不齐的松树,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古朴的氛围。 第二句:“若人于此结茅屋,爽气飘然拂霄汉。” 注释:假如有人在这里搭建一间茅草屋
【注释】 1. 荆棘:泛指丛生的草木。蒙茏(ménglǒng):茂盛的样子。2. 青郊:指郊外。3. 重冈:重重的山冈。4. 狡兔:野兔。5. 箭翎:箭上的羽毛。6. 无寻处:无处寻找。7.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首联写竹树被荆棘所遮,古石上长满了苍苔;颔联写狩猎归来,追寻那曾走过的路;颈联写箭翎落地,无处可寻;尾联写昔日的往事已如过眼烟云,难以追忆
老禅嗜酒醉不醒,强坐虚櫩写清影。 老僧喜爱喝酒喝醉了不清醒,勉强坐在空荡的屋子里描绘出清晰的影子。 兴来掷笔意茫然,落叶满庭秋月冷。 兴致一来扔掉笔却感到迷茫,落叶满院秋风明月寒冷。 醉中捉笔两眼花,倚檐架子敧复斜。 喝得酩酊大醉时拿起笔却眼花,靠在屋檐下身体斜靠在墙上。 翠藤盘屈那可辨,但见满纸生龙蛇。 翠绿的藤蔓盘曲难以辨认,只见纸上充满了像龙蛇一样的线条与文字
注释:我在山林中高卧,以超然的心态辞别纷扰的世界。在空山之中,雨声如白练飞舞,落在古石上,仿佛是苍云挂在石头上。我不愿意成为权贵的附庸和臣子,甘愿与那些卑劣的小人为伍。京城中的游宦客都纷纷来此告别,但我回首望去总感觉惭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以及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官场的厌倦。首句“高卧林泉表”,表明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他选择隐居在山林之中,远离世俗的纷扰。次句“超然谢世纷”
注释: 树蕙连丛竹,只应族类同。 相依岩石畔,并入画图中。 劲叶凝清露,危梢倚碧空。 谅非高世士,此意固难通。 次韵引浚仪公题兰竹卷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兰竹以抒写自己的志趣和情操。首联“树蕙连丛竹”,诗人以蕙、竹比君子,以“连”字点出君子的群体性。“只应族类同”表明诗人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志同道合,即是否能够团结一致。颔联“相依岩石畔,并入画图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次韵江行四首 子胥因谏戮,兹事几经秋。 顾尔忠难掩,于今愤不休。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 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 注释: 子胥:指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因谏戮:因为进谏而被吴王夫差杀害。 兹事:这件事情。 几经秋:经过了几个秋天。 顾尔:你。 忠:忠诚。 掩:掩盖。 于今:现在。 愤不休:愤怒之情不能消除。 天风:指狂风。 吹:吹动。 地转:大地旋转。 海水入江流:比喻吴国被灭
惠崇古木寒鸦 江上秋云薄,寒鸦散乱飞。 未明常竞噪,向晚复争归。 注释:薄:稀薄。寒鸦:深秋季节的乌鸦。未明:破晓时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和傍晚时分,一群群乌鸦在江边的树林里觅食的情景。通过描写乌鸦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 译文: 江边秋日的天空,薄云飘荡;乌鸦四处飞翔,显得零散而混乱。 天色微亮时,乌鸦们相互竞争地鸣叫;太阳西下,它们又纷纷回巢。 它们似乎害怕冷霜的威力
【注释】 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题,题写。观,即观星台的简称。 高林褰翠气:高耸入云的树林中飘荡着翠绿色的雾霭。褰(qiān),拉开。 虚谷散虹光:空旷的原野上弥漫着五彩缤纷的彩虹之光。 道士多骑虎:许多道士骑在老虎背上。 仙人自牧羊:一些仙人骑着羊在山上自由自在地游牧。 涧泉通地远:山间清冽的泉水从高处流下,直达山下。 山岭际天长: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相接,显得无限遥远。 戴子文为记,流传示不忘
【注释】: 四围:四面。状若碧芙蓉:形容山的形状像一朵碧绿的芙蓉花。 谷远:山谷深远。含风:被风雨吹拂着。细:细小。 崖深:山崖陡峭。下露:山涧流水,从山崖流下。浓:浓厚。 茂林:茂密的树林。藏虎豹:虎豹藏在树林里。阴洞:阴暗的洞穴。伏蛟龙:蛟龙藏在洞穴里面。 恍惚:神妙恍惚。神人:神仙和凡人。降:降临。浮空:在空中飘荡。羽盖:鸟的冠毛。重:厚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