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思邃古尚巢居,一室盘蜗不愿馀。
身外置锥似无地,眼中插架漫多书。
梅檐觅句供闲趣,竹榻冥心到物初。
赖有儒林炯连璧,相期结社慕匡庐。

这首诗是诗人在周詹二先辈经过瓮天时作的一首答赠诗。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缅思邃古尚巢居”,意为回顾远古时期,人们仍然喜欢巢居的生活方式,过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向往。

次句“一室盘蜗不愿馀”,意为在一间小屋里,蜗居生活也不愿意多出多余的空间。这里的“蜗”字,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狭小和简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妥协。

第三句“身外置锥似无地”,意为身上放置的小锥子仿佛连一块地方也没有。这里诗人用“置锥”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和渴望。

第四句“眼中插架漫多书”,意为眼睛里仿佛可以看到书架上摆满了书籍。这里诗人用“插架”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中丰富的知识和学问。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第五句“梅檐觅句供闲趣”,意为在梅檐下寻找诗句来消磨闲暇时光。这里诗人用“觅句”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中诗意盎然的生活。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第六句“竹榻冥心到物初”,意为在竹制的床上冥思冥想,以领悟事物的起源。这里诗人用“冥心”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中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第七句“赖有儒林炯连璧”,“连璧”一词,在这里比喻儒家学派如同宝玉般珍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学的重视和推崇,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八句“相期结社慕匡庐”,意为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结社,共同学习儒家经典,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和向往,以及对于共同追求学术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和学术的追求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