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礼乐古延陵,立政临民自有经。
父老数州争说尹,蛮夷一节旧瞻星。
鄞江路接黄泉迥,锦里春回玉树青。
归与淑人同穴好,老成何处见仪刑。

这首诗是吴公的挽词,以下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释:

“家声礼乐古延陵,立政临民自有经。”

  • “家声礼乐古延陵”:这句话表达了吴公家族世代传承的良好名声和高尚的礼教文化。这里的“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延陵季子,他的家族因遵守礼教、重视教育而闻名于世。
  • “立政临民自有经”:意思是吴公治理民众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和方法,这些是他根据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实践得来的。

“父老数州争说尹,蛮夷一节旧瞻星。”

  • “父老数州争说尹”:这句话描绘了吴公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以至于当地的父老乡亲都争相谈论他的政绩。这里的“争说”意味着大家对他的评价很高,都在积极讨论。
  • “蛮夷一节旧瞻星”:这句话表明吴公的德行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像仰望星辰一样尊敬他。这里的“节”指的是品德和操守。

“鄞江路接黄泉迥,锦里春回玉树青。”

  • “鄞江路接黄泉迥”:这句话形容了吴公治下的鄞江地区地势险峻,道路蜿蜒曲折,仿佛与通往黄泉的道路相接。这里的“迥”意味着遥远和高远。
  • “锦里春回玉树青”:这句话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锦里”是指繁华热闹的地方,“玉树”则是形容树木繁茂,如同玉石一般。这里的“青”指的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归与淑人同穴好,老成何处见仪刑。”

  • “归与淑人同穴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吴公逝世后的思念之情,希望他的灵魂能与他的爱人一同安息在好的墓地上。这里的“淑人”指的是贤良淑德的女子。
  • “老成何处见仪刑”: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吴公一生作为榜样的敬仰,他在晚年仍保持着成熟和尊严,这种榜样是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的。这里的“仪刑”指的是典范和楷模。

赏析:这首诗是对吴公一生的赞美和哀悼。诗中通过对吴公家族礼教文化的传承、他在治理民众时的准则和方法、以及他在边疆少数民族中的崇高地位的描述,展现了吴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描绘也富有诗意,为诗歌增添了美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吴公逝世后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他作为榜样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