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
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
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
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
【注释】
①铜驼巷陌:洛阳城旧时街巷。棘风凉:棘刺的风,指秋风劲吹,寒气袭人。②东都:东都洛阳,古都名。③甲马营:指唐代的甲骑营,驻防在洛阳。④天开地辟:大自然的创造,比喻人才出现。⑤姚黄:牡丹花名,这里借指贤才。⑥行窝:指供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⑦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品种。⑧春风:喻指贤才的恩泽。
【译文】
洛阳城铜雀街巷秋风凛冽,还记当年东都洛阳故土。
唐甲骑营驻扎洛阳已空,云气缥渺远隔千里。
杜鹃声声催老洛园荒地,大自然造就人才。
倘若有幸得到游牧帐篷的容身之地,让我在这里安度晚年。
春天来临之时,请赐下牡丹花种。
【赏析】
《送洛阳靳都事》是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后三句为第二联,最后两句为第三联。全诗写送别之情,抒写对洛阳城的眷恋之情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首联“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点明洛阳,交代送别对象,即靳都事。洛阳,古称“东周”、“洛邑”,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夏、商、周三朝曾在此建都或建宗庙而得名,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北京、西安、罗马、雅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诗人用“铜驼巷陌”这一典故,表达对洛阳城的思念与眷恋之情。“棘风凉”,指深秋时节,草木凋零,天气渐凉,而荆棘丛生的洛阳街头,却依旧保持着清凉。“尚记东都旧帝乡”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洛阳深厚的情感。“旧帝乡”,即指曾经的唐朝旧都洛阳,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深厚感情。
颔联“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写送别之际的景象。“甲马营空”是指唐代的甲骑营已经撤除,“云气远”则描绘出了一片辽阔的景色。“杜鹃声老洛园荒”则写出了洛阳城的变化。洛阳城曾经繁华无比,如今却变得荒凉破败。“杜鹃声老洛园荒”一句中,“杜鹃”是洛阳的市花,此处以“杜鹃声老”形容洛阳城荒凉破败,形象生动。
颈联“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继续描述洛阳的变化。“天开地辟人才出”指的是大自然创造了无数的优秀人才;“风起云飞汗竹香”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风起云飞汗竹香”一句中,“汗竹”指的是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生长旺盛,香气四溢。
尾联“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倘得行窝容我老”表示如若能够得到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那么我会在那里度过余生;“春风借地种姚黄”则是说春天来临之时,请赐予我牡丹花种,让我能够种下这美丽的花朵,以此寄托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