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
一绝不复续,千载重慨慷。
房魏辅贞观,汗沈空流浆。
开宝袭唐陋,仪俨负义方。
熊禾的《上严廉访十首》以其深邃的历史感悟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第一首:大哉伊洛传,正统接洙泗。一源肇南来,九曲清日泚。百年尚无有,千载那可俟。崇台励风化,此是第一义。
- 注释:伊洛,指代伊阙和洛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发源地,象征着正统和文化传承。洙泗,即洙水与泗水,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象征文化的源头。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伊洛地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他认为只有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才能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 第二首:崇台励风化,此是第一义。
- 注释:这里强调了建立高台(或称楼阁、塔)在激励社会风气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此是第一义”表明这种做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赏析:诗中通过比喻,将高台比作一种精神象征,强调其对于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作用。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先进和前瞻。
- 第三首:开宝袭唐陋,仪俨负义方。
- 注释:开宝是指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仪俨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他的文学成就和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处指出宋朝虽然继承了唐朝的部分制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如仪俨所指责的“负义”行为。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传承的批判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中不良风气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植根于诗人的思想之中。
- 第四首:崇文偃武事,治世良方同。
- 注释:崇文偃武是指重视文化教育而非军事征服的政策,治世良方通常指的是能够治理天下的良策。这里的“同”表示相同或一致。
- 赏析:此句表明,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发展文化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第五首:百王基定业,万世可期颐。
- 注释:百王基定业,意指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建立了稳固的基业;万世可期颐,意味着可以期待未来世代的美好前景。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可以实现国家的长盛不衰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 第六首: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
- 注释:汉兴历数世,意指汉朝的兴起经历了许多世代;兹事竟未遑,意为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或完成。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认为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任务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完成或处理好。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责任感的思考和对历史进程的关注。
- 第七首:一绝不复续,千载重慨慷。
- 注释:一绝,意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或形式;不复续,意味着这种特殊的文体或形式已经结束;千载重慨慷,意指这种文体或形式的结束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感慨和哀伤。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一文体或形式终结的惋惜和哀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变化的敏感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熊禾的《上严廉访十首》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哲思的诗歌,更是一份对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深思熟虑的思考和建议。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