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欲没暮烟稠,落落人家竹树秋。
绝似南徐城上望,苍茫野色入扬州。
【注释】
题江贯道平远图:题:写序;江贯道,生平不详;平远图,指《江贯道江行图》。江贯道是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
飞鸟欲没暮烟稠:飞鸟欲没,即归巢,形容天色将晚。欲没,即欲落,形容夕阳西沉。暮烟,傍晚的烟雾。稠,稠密。
落落人家竹树秋:落落,指稀疏。人家,即村落。竹树,指竹林与树木。秋,指秋天。
绝似南徐城上望,苍茫野色入扬州:南徐,今南京(古称)。城上望,即登城眺望。南徐城上的景色,与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相仿。苍茫,指苍茫一片,辽阔无边。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赏析:
《题江贯道江行图》是宋代诗人、书法家兼画家江贯道为江贯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一幅深秋黄昏的景象,通过描绘“归巢”“落落”“苍茫”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归巢鸟儿、稀疏人家、苍茫野色的江南水乡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飞鸟欲没暮烟稠”,描绘了一幅深秋黄昏的景象。飞鸟在夕阳西下的暮色中归巢,而浓重的暮烟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显得苍茫而深远。这里,作者以飞鸟归巢作为画面的起始点,通过描述暮烟稠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黄昏的意境。
次句“落落人家竹树秋”,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乡村的自然景致。稀疏的人家中,竹子与树木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作者通过对竹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绝似南徐城上望”,则是作者将所画的景色与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比较。这里的南徐指南京(古称),而作者通过比较所画的景色与自己所熟悉的家乡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最后一句“苍茫野色入扬州”,则描绘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广袤无垠。这里的“苍茫”,既是指广阔的田野、山川,也是指模糊不清的景象。而“入扬州”则表明,这幅画中的景色与故乡扬州的景色相仿,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深秋黄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其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