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襟带尚依然,王气销沉已百年。
八叶龙孙东渡海,六宫虎士北归燕。
铜驼荆棘荒山里,石马莓苔落照边。
玉柙游魂飞劫火,五陵无树不啼鹃。
吴山白塔寺
江山襟带尚依然,王气销沉已百年。
八叶龙孙东渡海,六宫虎士北归燕。
铜驼荆棘荒山里,石马莓苔落照边。
玉柙游魂飞劫火,五陵无树不啼鹃。
注释:
- 江山襟带:指代苏州的山川和江河。襟带,衣襟上的腰带,这里借代指代苏州。
- 王气销沉:比喻王朝已经衰败。
- 八叶龙孙:指代明朝皇帝朱棣(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因为其名字中带有“八叶”二字。
- 六宫虎士:指代明末清初的名将吴三桂。他曾经是明朝的宁南将军,后来投降清朝,被尊为“世祖”。
- 铜驼荆棘:指代荒凉的苏州城。铜驼,古代的一种神兽,象征着繁荣昌盛。
- 石马莓苔:指代苏州的古城遗迹。石马,指的是苏州的古城墙上的石雕马。莓苔,指的是苏州的古老街道上长满青苔的石板路。
- 玉柙游魂:指代苏州的古墓。玉柙,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棺材。游魂,指的是死去的人的灵魂。
- 五陵无树不啼鹃:五陵,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秦、燕、韩。这里代指苏州附近的五座古墓。啼鹃,即杜鹃鸟的叫声,象征着悲伤和哀怨。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七言律诗,以吴山白塔寺为题,描绘了苏州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首联“江山襟带尚依然,王气销沉已百年。”表达了虽然山河依旧,但王朝却已经衰败百年。颔联“八叶龙孙东渡海,六宫虎士北归燕。”则进一步描绘了明朝皇帝朱棣和他的六宫虎士们的悲壮历史。颈联“铜驼荆棘荒山里,石马莓苔落照边。”则通过描写荒凉的苏州城和古老的苏州遗迹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怀。尾联“玉柙游魂飞劫火,五陵无树不啼鹃。”则通过描绘苏州古墓中游魂的传说以及五陵无树不啼鹃的景象来表达对逝去的王朝和人们的哀悼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感慨,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