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扎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扎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注释:
- 冬至: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 阳来复:太阳重新出现,象征春天的到来。
- 草木潜滋萌:草木在冬天蛰伏,春天来临后开始生长。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重其然:重视自然规律的变化。
- 吾道:指作者的人生道路或哲学思想。
- 父母:指作者的父母。
- 坐堂上:坐在家中的厅堂上。
- 列前荣:子孙后代显赫一时。
- 再拜:两次行礼致敬。
- 称上寿:祝父母长寿。
- 百福并:希望所有福运都来到。
- 明时:清明的时代。
- 四海:指天下。
- 扎瘥:病痛、疾病。
- 厚泽:深厚的恩惠。
- 礼义:礼节和正义。
- 兴学校:建立学校。
- 教化成:教化成功。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自然规律变化、社会和谐以及家庭幸福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二句描绘了冬至阳气回升,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三、四句强调君子要尊重自然规律,认为这样的生活道路才能顺利发展;五、六句描绘了家庭的和睦与繁荣,表达了对父母和子孙的祝福;七、八句祝愿父母长寿,子孙兴旺;九、十句表达了对所有福运的期望;十一、十二句赞美清明时代,四海太平;十三至十七句强调人民健康无疾患,国家得到深厚恩泽;十八句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十九句总结全诗,表达了教化成功的愿景。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充满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