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扎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扎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注释:

  1. 冬至: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2. 阳来复:太阳重新出现,象征春天的到来。
  3. 草木潜滋萌:草木在冬天蛰伏,春天来临后开始生长。
  4.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5. 重其然:重视自然规律的变化。
  6. 吾道:指作者的人生道路或哲学思想。
  7. 父母:指作者的父母。
  8. 坐堂上:坐在家中的厅堂上。
  9. 列前荣:子孙后代显赫一时。
  10. 再拜:两次行礼致敬。
  11. 称上寿:祝父母长寿。
  12. 百福并:希望所有福运都来到。
  13. 明时:清明的时代。
  14. 四海:指天下。
  15. 扎瘥:病痛、疾病。
  16. 厚泽:深厚的恩惠。
  17. 礼义:礼节和正义。
  18. 兴学校:建立学校。
  19. 教化成:教化成功。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自然规律变化、社会和谐以及家庭幸福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二句描绘了冬至阳气回升,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三、四句强调君子要尊重自然规律,认为这样的生活道路才能顺利发展;五、六句描绘了家庭的和睦与繁荣,表达了对父母和子孙的祝福;七、八句祝愿父母长寿,子孙兴旺;九、十句表达了对所有福运的期望;十一、十二句赞美清明时代,四海太平;十三至十七句强调人民健康无疾患,国家得到深厚恩泽;十八句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十九句总结全诗,表达了教化成功的愿景。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充满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