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赏我趣,遗我凫氏钟。
制与周礼合,试叩声舂容。
是日新秋节,夷则还为宫。
悬之西楣下,浮磬俨在东。
金石互相应,间以丝与桐。
八音虽未备,古乐将无同。
鼎尊铎觯卣,罗列见古风。
揖让于其间,令我怀周公。
作诗报嘉贶,庶以开群聋。

【注释】 承:接受。周钟:钟名。钟:古乐器。考工记:古代工艺技术书《考工记》。凫氏:传说中一种水鸟,其鸣如钟。钟铣:钟的铭文。击之:敲击钟体听其声音。夷则:十二律中第七个律,为阳律之第七种,与钟音相应。趣(qù):通“趋”,快意。遗我:赠给我。凫氏钟:即钟。钟:古代乐器。制:制作。合:相合。舂容(chōnɡrónɡ):钟声和谐悦耳。舂:和谐。是日:这一天。新秋节:立秋后的第一天。夷则还为宫:夷则为十二律之第七律,与钟音相符。夷、商二律合奏,称为“正”。悬:悬挂,指钟的摆放位置。西楣(mié眉)下:在门楣上。浮磬(qìnɡ)俨在东:浮磬位于门东。浮磬:水中的石质或陶质的磬,因形似浮于水面而得名。金石:钟磬等金属制的乐器。间以丝与桐:钟磬之间有丝和桐木制成的乐器。八音:古代指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类乐器。虽未备:虽然不齐全。古乐:古代的礼乐制度和音乐。将无同:没有相同之处。鼎尊铎觯卣(yǒuǒ):古代盛酒器,这里泛指各种酒器。罗列:陈设。见古风:显现出古代的风气。揖让:拱手行礼。于:在……之中。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初政治家、军事家、孔子最崇敬的人之一。怀:思慕。作诗报嘉贶(kuàng):作诗以报答赠送的礼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受故人赠钟后所作,表达了对古乐器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古人礼乐制度的怀念。

诗人接受了友人的馈赠——一只钟,这只钟外形酷似凫氏所制的钟,因此诗人将其命名为“凫氏钟”。随后,诗人又进一步询问这只钟是否与《考工记》中所描述的凫氏所铸之钟相符合?当听到答案是肯定的之后,诗人便开始敲打这只钟,聆听其声音。他发现这只钟与夷则律的声音相吻合,而夷则律正是十二律中的第七个律,与钟的声音相匹配,这无疑使得诗人感到惊喜。

诗人将这只钟悬挂在屋檐之下,同时将浮磬也摆放在门东侧。诗人注意到,钟磬之间还有丝和桐木制成的乐器,这些乐器与钟磬一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体系,展现了古代音乐的魅力。

尽管钟磬等乐器已经齐备,但诗人认为古代的音乐制度并未完全恢复。他认为,虽然今天的音乐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但仍缺少一些古人曾经使用过的元素。例如,鼎尊、铎觯、卣等酒器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而它们却曾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此外,古人之间的礼节和礼仪也已经被现代文明取代,这使得人们无法再体验到古人那种彬彬有礼的氛围。

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更加珍惜这份友谊。他深知这份友谊来之不易,因此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礼物的感激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以此作为对友人的感谢和对友情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故人赠予的钟的描述和对其声音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古乐的热爱和追求,更通过对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古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古乐的描述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